河南淮滨:“两个健康” 引领 民营经济焕新前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3 13:5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3 13: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政策兑现‘不用跑’,到诉求响应‘马上办’,现在在淮滨办企业,踏实又省心!” 刚拿到30万元税收减免的淮滨县某纺织厂老板李建刚,言语间满是感慨。

近年来,信阳市淮滨县始终将促进“两个健康”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

铸魂立根:拧紧思想 “总开关”

“去兰考研学那天,看着焦裕禄同志种下的泡桐树,我真切感受到‘实干兴邦’的力量。作为本土企业家,更要扛起社会责任!” 参加完红色教育研学的淮滨县某食品公司董事长王莉,在交流座谈会上分享着心得。​

淮滨县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民营经济发展首位,创新推出 “情景式 + 体验式 + 互动式”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让理想信念教育不再 “空洞说教”。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题教育培训 11 期覆盖 450 人次,组织 70 余名企业家赴兰考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举办爱国主义观影等特色活动 7 场。

该县还建立 “1+3” 帮扶责任工作体系,将 “两个健康” 与 “一联三帮”、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通过季度 “亲清政商” 恳谈会,形成 “问题收集 — 交办 — 反馈 — 评价” 的完整闭环。​

破障疏堵:打造营商 “强磁场”​

为让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淮滨县聚焦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核心领域,组织 3 场惠企政策宣讲培训会,覆盖 150 余家企业,用 “接地气” 的解读让企业 “懂政策、会申报、得实惠”。

不仅如此,该县还组建由律师、司法人员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深入高新区开展 “法治体检”,4 场 “法律宣传服务进企业” 活动精准解读《民法典》《民营经济促进法》,200 余名企业管理人员 “充电赋能”。

“律师上门帮我们梳理合同风险,还完善了用工制度,相当于给企业装了‘法治防火墙’!” 某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赵刚说。​

2025 年以来,累计收集企业诉求 187 项,办结率达 99.3%,回访满意度保持在 98.5% 以上。

聚势赋能:搭建协同 “立交桥”

“通过商会组织的行业研讨会,我们对接上了 3 家上下游企业,现在供应链更稳定了!” 淮滨县某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周明介绍,该县制定商会规范化建设标准,建立 “会长轮值 + 专项工作组” 机制,全年召开 21 场行业研讨会、会员交流会,让商会成为企业 “抱团发展” 的桥梁纽带。​

用工难曾是不少企业的 “心头病”,淮滨县创新开展 “抖音招” 活动,64 条招工短视频浏览量超 80 万次,24 场 “抖音直播带岗” 精准推送岗位 2000 条,19 场线下招聘会更是帮助企业招工 1200 余人。

“以前招人靠贴公告,现在直播带岗能触达更多求职者,今年我们已经招到 28 名技术工人,产能提升了 30%!” 某机械制造企业 HR 经理吴婷说。​

在乡村振兴战场上,民营经济同样彰显担当。淮滨县引导 102 家民营企业投身 “万企兴万村” 行动,与 97 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实施 23 个产业帮扶项目,带动 1134 人就业,务工农户年增收 7500 元以上。

“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挣 4000 多块,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淮滨县张里乡村民王秀莲笑着说。

如今的淮滨,思想引领有深度、营商环境有温度、协同发展有力度,民营经济正以蓬勃生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