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宿高铁建设迎来关键突破 中铁十局成功完成上跨G206国道连续梁中跨合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15:2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2 15: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1日凌晨,夜色中的日照市峤山镇寒意渐浓,但潍宿高铁袁公河特大桥建设现场却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潍宿高铁五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 ——上跨G206国道连续梁中跨合龙段施工正紧张有序推进,经过4小时高强度、不间断的混凝土浇筑作业,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入模,标志着该连续梁实现精准合龙,峤山镇袁公河特大桥主体结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潍宿高铁后续架梁施工扫清了关键障碍,推动项目建设迈入高效推进的新阶段。

作为潍宿高铁五标段内的核心控制性工程,上跨G206国道连续梁全长155.6米,梁体整体划分为43个节段,其中包含4段现浇段、36段悬臂浇筑段与3段合龙段。桥梁与G206国道交角约113度,采用(42.8米+72 米+40.8米)单箱单室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跨越既有道路,该结构凭借整体性强、刚度大、受力性能优越的特点,能完美适配复杂跨路施工的技术需求。施工中采用的挂篮悬臂浇筑法,是桥梁建设领域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工艺,但该工艺对线形控制、应力监测及合龙精度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工序繁琐且组织协调难度极大,使其成为典型的高难度、高风险控制性工程。

此次连续梁施工面临的挑战堪称 “多重叠加”。一方面,桥梁跨度大、施工工艺复杂,从挂篮拼装、节段浇筑到线形调整,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把控,建设周期跨度长;另一方面,G206国道作为区域交通大动脉,日均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施工区域与通行道路近距离交叉,既要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又要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交通组织难度大,外部干扰因素多,安全风险防控压力巨大。

为攻克上述难题,中铁十局潍宿高铁项目部秉持“精细管理、科学组织、安全优质、高效推进”的理念,组建了由技术骨干、资深工匠组成的专项攻坚团队。团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配专业施工设备与熟练作业人员,实现人、机、料高效协同;强化现场管控,对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等关键指标实施全程动态监测,确保每一方混凝土都符合质量标准。在合龙段施工前,技术人员反复推演施工方案,精准测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合龙精度的影响,制定了详细的应对预案;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进行精细化管控,现场技术人员全程旁站监督,实时调整施工参数,精准保障了合龙精度与结构安全。

安全生产与质量创优始终是项目施工的核心原则。项目部构建起 “班组自检、技术复检、监理终检” 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对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关键指标严格执行 “零误差” 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可控。同时,积极引入 BIM 技术,搭建三维可视化施工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虚拟推演,提前识别并化解管线冲突、结构碰撞等潜在风险,为施工安全筑牢技术屏障。以进度目标为导向,团队通过倒排工期、逐层分解任务,将节点目标细化至每周、每日,实行 “日调度、周通报、月总结” 的推进机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高效推动连续梁合龙紧前工序落地完成。

据悉,潍宿高铁是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中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长度约34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途经山东、江苏两省多个市县。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串联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国家级城市群的重要交通纽带,显著强化区域间中长途客运交流能力,进一步优化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布局。同时,通过与济青高铁、青盐铁路、徐连高铁等既有干线铁路的无缝衔接,将构建起胶东半岛至长三角地区的快速便捷通道,大幅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方便群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上跨 G206 国道连续梁中跨合龙段的成功浇筑,不仅为潍宿高铁后续桥面系、无砟轨道及铺轨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更标志着项目全线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下一步,中铁十局项目部将乘势而上,持续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全力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为潍宿高铁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区域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图片由史媛媛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