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研学渠魂践初心 青春助农传薪火,实践队以红旗渠精神赋能乡村发展

渤海大学:研学渠魂践初心 青春助农传薪火,实践队以红旗渠精神赋能乡村发展

来源:鲁网 2025-11-10 16: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红旗渠精神,凝练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时代内核,是穿越六十余载依然熠熠生辉的精神灯塔。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刘家街村,毗邻红旗渠核心景区,在红色精神传承与乡村发展衔接上也亟须发力,而这份精神中蕴含的奋斗力量,正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

为此,渤海大学经济学院“经心携手,蓓蕾绽放”志愿服务实践队,于2025年暑期奔赴林州市,以“研学红旗渠精神、助力乡村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沉浸式志愿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与刘家街村党支部深度对接后,创新构建“实地研学+精准宣讲+长效跟进”的服务模式——打破传统实践“来去匆匆”的局限,建立“暑期集中实践+全年线上联动”机制,让红旗渠精神从纪念馆的展陈中走出,化作乡村发展的持久动力,实现从“短期探访”到“持续赋能”的升级。

筹备阶段,团队精心选拔8名金融学、会计学等专业同学,组建“红旗渠精神宣讲团”。通过专题培训、红色资料研读等方式筑牢理论基础,更提前对接红旗渠纪念馆,规划“馆内研学+实地感悟”的学习路径,明确核心任务:既要还原“林县人民悬崖凿渠”的壮阔历史,又要立足刘家街村实际,让精神宣讲贴合村民生活,杜绝空洞说教。我们反复打磨内容,将展柜中锈迹斑斑的铁锤、钢钎背后的故事,与村民改善生活的奋斗历程相结合,让“一锤一钎战天斗地”的精神具象化、可感知。

实践期间,团队率先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份份珍贵文件中,重温林县人民在水资源匮乏年代“向大山要水”的艰辛岁月;随后奔赴青年洞,沿着狭窄潮湿的通道前行,触摸墙壁上清晰的凿痕,品读“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标语,真切体会300名青年突击队“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担当。研学之后,团队深入刘家街村,通过与村书记座谈、入户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村民对红旗渠精神的认知情况与爱国主义教育需求。基于调研,我们策划了多样化宣讲活动:在村民家中讲述修渠故事,组织“红旗渠精神”手抄报创作,播放“太行,红日”红色情景剧,让红旗渠精神传承融入烟火日常。

活动开展前,团队成员始终在叩问: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是“不等不靠、团结奋斗”,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如何让这份精神真正扎根乡土?青年大学生该如何当好精神的“传声筒”与乡村的“贴心人”?在与刘家街村老党员交流时,有人感慨“当年修渠人没条件创造条件,如今我们更要靠自己把日子过好”;有人坦言“听过太多红旗渠故事,却想知道怎么用到生活里”。这些心声,让我们更加坚定“宣讲要接地气、服务要办实事”的实践方向。

暑期实践中,宣讲活动点燃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老人带着孩子围坐聆听,孩子们在手抄报上绘下心中的红旗渠,红色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对队员而言,这是一次从“书本认知”到“实践体悟”的蜕变,有人在日志中写道:“以前只知道红旗渠是奇迹,直到站在青年洞前,触摸那些凿痕,才明白‘艰苦创业’不是口号,而是先辈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对刘家街村而言,不仅收获了精神滋养,更与团队建立起长期联系,为后续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暑期结束后,团队与刘家街村的联动从未中断,定期开展线上宣讲直播,分享红色故事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回应村民的学习需求。我们始终坚守“学渠魂、践初心”的宗旨,这与红旗渠精神“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内核高度契合。此次实践,既是一场红色精神的传承之旅,也是一次青年成长的历练之旅。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学子的成长,离不开对红色精神的深刻感悟;乡村的发展,既需要物质支撑,更需要精神引领。

未来,渤海大学实践团将继续秉承红旗渠精神,深化“研学+实践+服务”的育人模式,带动更多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扎根乡村,既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也做乡村发展的参与者,让“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渠魂在新时代乡村沃土上永续传承,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渤海大学:索瑜阳、张思琦、刘佳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