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湘南大地金浪翻滚、稻香四溢。宜章县广袤田野间,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仍在有序穿梭,轰鸣着推进晚稻最后抢收工作,标志着全县晚稻收割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沉甸甸的稻穗被卷入机械,化作一颗颗金黄饱满的谷粒,农户们眉眼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勾勒出一幅“稻黄人欢、仓廪充实”的丰年画卷。这喜人图景的背后,离不开宜章县气象局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以精细化气象服务为全县粮食安全筑牢“压舱石”,为丰收之路保驾护航。
▲宜章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与农户交流
前置研判+精准服务,打好农时“主动仗”
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的种收晾晒,与天气气候条件息息相关。从春耕春播的萌芽培育到秋收秋种的颗粒归仓,每一个关键农时节点,都离不开科学气象信息的精准指引。宜章县气象局始终坚持“服务引领、预报先行”,将气象为农服务摆在突出位置,紧扣全县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事节奏精准发力。今年以来,该局已累计发布专项《气象为农服务产品》15期——其中包含指导早稻播种、秧苗管理、田间水肥调控的《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6期,聚焦晚稻产量形成、收割晾晒及秋冬种安排的《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9期。这份“量体裁衣”式的精细化服务,为农业主管部门、合作社及广大农户提供了针对性极强的决策参考,有效规避了农业气象风险,为丰收筑牢前期基础。
捕捉窗口+精准预报,护航收割“最后一公里”
晚稻收割收尾阶段,天气变化成为影响丰收的关键变量。此前,宜章县遭遇阴雨天气,云层厚重、细雨连绵,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雨,泥泞的田间不仅阻碍了联合收割机作业,已收割的稻谷若无法及时晾晒,更面临霉变变质的风险,给农户带来不小困扰。面对复杂天气形势,宜章县气象台预报员们紧盯雷达回波与数值预报模式,加强多轮会商研判,精准捕捉到降水过程的减弱趋势与结束时间,及时向农户传递晴好天气预警。果不其然,预报如期兑现,阳光重新普照大地,气温回升、空气湿度下降,为晚稻抢收和晾晒创造了宝贵的“黄金窗口期”。“天气预报太准了!跟着预报走,雨前抢收一部分,晴日里集中人力物力收尾,确保每一粒稻子都能安全归仓。”正在田间指挥作业的种粮大户喜笑颜开。精准的气象预报,不仅保障了粮食颗粒归仓,更守护了农户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成果。
一线指导+贴心响应,打通助农“零距离”
晴好天气到来的关键节点,宜章县气象局副局长欧阳亨利带队深入梅田、浆水、杨梅山等乡镇的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晚稻收割进度、稻谷成熟品质及晾晒情况。在收割现场,工作人员与忙碌的农户、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气象服务产品的接收渠道、实用效果及后续需求。“这轮晴好能持续多久?”“后续会不会有降温降雨影响秋冬种?”针对农户们最关心的问题,工作组结合最新气象资料逐一耐心解答,现场给出科学建议,提醒大家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加快收割收尾,同时做好已收稻谷的通风晾晒,防范堆积发热霉变。“气象局不光发信息提醒,还亲自到田里来讲解,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一位正在翻晒稻谷的老农感慨道。这场一线指导,既是宜章县气象局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打通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让气象服务真正扎根田间、惠及农户。
随着晚稻收割工作圆满落幕,农业生产重心逐步转向秋冬作物种植与管理。宜章县气象局表示,将持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滚动发布《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适时启动冬季农业气象服务,为全年农业生产画上圆满句号,为来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持续贡献气象力量、展现新的担当作为。(图片由李天慧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