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AI应用总结会暨训练营开营仪式举行。学校学生教育与保卫处处长仲伟霖、胜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隆烨等领导老师,获奖学生代表及社区学院学员90余人共同参与。160余名学生在暑期利用DeepSeek、豆包等国产大模型工具,提交了超过2500份涵盖学习提效、创意设计、科研辅助的实践作品。接下来为期三个多月的时间,师生都可以参与到这场AI应用落地训练营中,系统化推进“AI赋能·数智商科”建设。
图:“AI赋能·智启未来”学生AI应用打卡总结会暨“知信行”社区学院AI技能提升营活动现场
从一个聚焦AI应用的校园工作坊,到一个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培育数智商科“先锋军”的人才“熔炉”,上海杉达学院胜祥商学院正以一系列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回应着“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其探索的产教融合新范式,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如何服务国家战略、精准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份可供镜鉴的实践答卷。
一个“小切口”:以AI素养撬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AI时代最重要的能力是‘人机协同创造力’。”在胜祥商学院新开设的“知信行”社区学院AI技能提升营致辞中,胜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隆烨向在场学生强调。这场覆盖全校千余名学生的普惠性AI技能培训,旨在打通学生AI素养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这正是胜祥商学院应对技术变革的敏锐反应。他们认识到,AI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重塑未来商业逻辑的底层思维。因此,学院没有停留在开设几门选修课的表层,而是将AI素养作为撬动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变革的“支点”。
这一变革的顶层设计,是“产业需求精准映射、数字能力阶梯锻造”。学院对标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金融科技、数字贸易等产业前沿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对旗下全部7个本科专业及新获批的金融专硕点培养方案进行“数智化”重构。
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Python编程、机器学习成为贯穿四年的核心技能模块;在法学专业,数据合规、人工智能法等新兴领域课程被纳入必修。学院建立起由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培养方案实行“年度体检”,确保知识体系与产业脉动“无时差”。正如学生在AI工作坊中探索的,是将AI应用于专业学习;而学院所做的,是将AI思维系统性地融入专业教育的血脉之中。
图:胜祥商学院首届金融专硕研究生开学合影
一套“组合拳”:产教融合与价值铸魂双轮驱动
如果说课程体系的重构是“强筋”,那么深度的产教融合与价值引领则是“健骨”。胜祥商学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推动人才培养从“校园供给”向“产教共育”的深刻转型。
其核心是构建“育人共同体”。 学院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共建的“中行班”,是这一模式的典范。双方从招生选拔、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到实习就业,进行全链条深度共建。银行高管与校内教授组成“双导师”,真实业务案例成为课堂教材。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理论,更在真实场景中淬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达40%的“中行班”毕业生直接入职中国银行系统,100%的高质量毕业去向,雄辩地证明了这种“血脉交融”范式的有效性。
图:上海杉达学院与中国银行全面战略合作
这一模式被成功复制到更多领域: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共建,将司法实践最新动态融入教学,助力学生在全国模拟法庭等竞赛中屡创佳绩;与世界500强企业复星集团合作,为学生打开全球产业投资的视野。产教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握手”,而是深度的“融合”。
其底色是“价值铸魂”。 技术越是发展,价值引领越是重要。作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胜祥商学院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金融课堂,师生探讨“科技向善”在普惠金融中的实现路径;在会计学专业,通过财务造假案例剖析,将“诚信”准则刻入学生内心。在校生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思政课程满意度普遍在83%以上。这确保了培养出的人才不仅掌握前沿技术,更具备牢固的伦理根基和家国情怀,是“靠得住”的时代新人。
图: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研讨会
同时,学院将国际化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加入AACSB全球商学院联盟、推动课程“出海”、构建拥有超过80%海外经历的师资队伍等举措,为学生装上了“国际视野”的翅膀。
一批“生力军”:为新质生产力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教育改革的成效,最终要由其培养的人才来检验。胜祥商'学院的毕业生,正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生力军”。
他们中,有紧抓短视频风口、创立MCN机构两年实现GMV超7亿的95后创业先锋高晨(2020届会计学专业);有从世界顶尖学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投身基层、服务人民的江西省赣州市发改委干部罗家栋(2022届金融学专业);更有大批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头部券商、知名律所,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的行业精英。
值得注意的是,学院的人才培养链条已从本科延伸至研究生层次。2024年,学院成功获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聚焦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科创金融等国家急需领域,着力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从一场学生AI工作坊,我们看到的是一所应用型商学院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捕捉;而其背后,则是一整套服务国家战略、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产教融合的系统性改革。胜祥商学院的实践深刻揭示: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洪流中,应用型高校通过主动求变、深度融合,完全可以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独特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不可或缺的智慧与力量。(图片由胜祥商学院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