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两推三融合,建强通修高速上的红色堡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6 16: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6 16: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推动下,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建二局华中公司湖北分公司承建的通修高速公路第二标段项目,肩负着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项目地处鄂西南山区,沿线地形复杂,桥隧比例高,施工难度大,加之工期紧张、环境恶劣,如何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成为重要课题。

面对挑战,项目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才能凝聚攻坚合力,突破技术瓶颈,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基于这一认识,项目党支部创新实施“一抓两推三融合”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狠抓党建基础建设,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推进“党建+项目管理”模式,促进党建与业主单位、参建单位、地方政府三方融合,着力打造坚强的“红色堡垒”,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大红色动能。

夯实党建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织密组织体系,实现有效覆盖。项目开工伊始,项目立即成立通修高速项目党支部,选派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支部委员。针对项目线路长、工点分散的特点,党支部按照施工区域和专业分工,科学设置党小组,确保党组织覆盖所有关键工序和重要岗位。通过建立党员活动室、设立党建宣传栏等措施,打造标准化党建阵地,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创新教育载体,强化思想引领。针对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实际,党支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教育。线上建立党员学习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开展“微党课”;线下利用工余时间组织集中学习,开展“工地课堂”“技术夜校”等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建功立业的热情。

筑牢廉洁防线,建设阳光工程。党支部坚持把廉洁建设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成立廉洁监督小组,对物资采购、工程分包、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定期开展廉洁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纪检专家授课,设置廉洁公示栏,打造“廉洁文化墙”,营造风清气正的项目建设环境。

推动党业融合,激发建设活力

党员责任区激发先锋动能。党支部根据施工任务特点,科学划分党员责任区,实现关键工序、重要岗位党员责任全覆盖。在深挖路堑施工过程中,面对边坡高度大、岩体破碎、最大挖深达64.85米的复杂地质条件,党员责任人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深入开展公路挖方高边坡智能监测系统与安全精细化控制技术研究。通过采用准分布式光栅光纤传感技术,结合高精北斗卫星进行边坡变形监测,形成了“立体监测-智能预警-精准控制”的三位一体边坡稳定防控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

党员责任人在常态化工作中率先垂范,制定标准化检查流程,带领团队严格执行。在桥梁架设、隧道掘进等关键工序中,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管理”提升项目效能。党支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项目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项目全周期党建引领保障》机制。在项目策划阶段,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提出环保施工、绿色建造等合理化建议。在质量管控方面,建立党员质量监督岗,组建质量先锋队,构建全覆盖的质量管控网络。

面对冬季低温导致预制梁养护困难的质量难题,质量先锋队创新采用蒸汽养护和“两布一膜”覆盖养护技术,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青年党员骨干带头开展QC课题攻关,“提高桩基钢筋笼焊接一次验收合格率”课题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党建赋能质量提升的显著成效。

促进多方协同,凝聚攻坚合力

党建联建破解工程难题。党支部主动与业主单位建立党建联建机制,定期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共同研讨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中,面对部分村民的疑虑和抵触情绪,党支部与业主单位联合成立党员协调小组,深入村民家中宣讲政策,耐心解答疑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最终顺利破解征拆难题,为项目推进扫清了障碍。

党建联盟凝聚参建力量。牵头组织参建单位成立项目党建联盟,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施工组织、质量安全等重大事项。通过开展“咬定工期不放松、施工大干争先锋”劳动竞赛,在各参建单位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党建联盟还组织技术比武、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交流协作,形成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地企共建服务地方民生。党支部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组织党员参与地方抢险救灾、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在冰冻雨雪天气,党员突击队义务支援地方除雪保通;在汛期来临前,协助当地群众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常态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