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巧解秸秆难题 绘就丰收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6 13:4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6 13: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值“三秋”大忙时节,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的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在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的同时,一场围绕秸秆处理、安全生产与乡风文明的“协同作战”正在这里火热上演。红泥湾镇全镇上下凝心聚力,不仅守护着沉甸甸的丰收成果,更在火热的农忙一线播撒下安全、互助、文明的种子。

筑牢“防火墙”,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切实筑牢秋季农业生产“安全网”,红泥湾镇坚持“人防+技防”双管齐下,织密监管网络。宣传车穿梭于村组田间,循环播放禁烧政策,让“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理念深入人心;高清摄像头全天候监控重点区域,应急分队24小时在岗值守,确保突发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处置。这一系列举措,为群众秋收秋种工作保驾护航,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政企同心,文明乡风润民心

党员干部的扎实作风和一线坚守,不仅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吸引了社会力量的主动参与。日前,傲农集团总监张举创、六安集团负责人张自群一行专程来到红泥湾镇白营村,看望慰问坚守在秸秆清运和禁烧一线的工作人员,并送来矿泉水、方便面等爱心物资。“基层干部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想尽一份心。”张举创的话语朴实而真诚。一箱箱物资,传递的不仅是企业的关怀,更是社会协同、干群同心共建美好乡村的生动写照,让文明新风在田间地头蔚然成风。

疏堵结合,巧解秸秆“老大难”

面对秸秆处理这一“三秋”生产中的传统难题,红泥湾镇变“堵”为“疏”,在常态化管理上下实功、求实效。一方面,落实专人看管秸秆集中堆放点,严防二次污染与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镇农业中心、纪委、党政办等组成的督查组持续深入各村,开展全覆盖巡查。对发现的秸秆堆积、农业废弃物乱扔等问题,现场拍照、即时交办、限时整改、对账销号。这套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了环境问题动态清零,让洁净田园成为乡村常态。

目前,红泥湾镇已形成“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路径,在巩固当前秸秆禁烧与清运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秸秆利用渠道,推动秸秆变废为宝。下一步,红泥湾镇将继续压实镇村组三级网格责任,衔接好“三秋”收尾与秋冬种工作,全力守护群众的“粮袋子”与乡村的“蓝天白云”,让文明之风常驻田间,让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图/樊孟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