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结构“新算力逻辑”下的ST宝实重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5 12: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5 12: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3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在与OpenAICEO山姆·奥特曼(SamAltman)联合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电力不足。

这番话引发全球能源界与半导体圈的共鸣。事实上,电力正成为AI产业扩张最隐蔽、但也最刚性的瓶颈。

中国的“东数西算” 用电大国的战略机遇

如果说大洋彼岸的难题是“电不够”,中国的优势在于“电够且价格稳定”。Bernstein的研究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力消费国,年消耗逾9000TWh;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29%,高于全球平均21%。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3,500TWh,2050年达到25,000TWh。

IEA数据显示,中美贡献全球70–80%的数据中心电力增长,其中,中国依托“东数西算”与特高压输电体系,正在形成以宁夏、甘肃、贵州、内蒙古为代表的“低电价+绿电+算力”集群。

以宁夏为例,根据自治区2021–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中卫、银川被定位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在中卫西部云基地,仅今年5月份启动的中金数据集团中卫项目,计划投资400亿元,占地面积2266亩,安装标准机架82万架 ,IT负荷约2050兆瓦,折合年耗电180亿度以上。若按PUE1.4计算,总负荷约980MW,按“20%波动×4小时”配储口径,储能需求约784MWh。

从“轴承”到“发电” *ST宝实迎来结构性重估

在此背景下,发电与储能资产的价值重估正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演。

*ST宝实(000595)于2025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剥离原轴承业务,置入宁夏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正式转型为区域新能源发电平台。

在“AI驱动用电增长+东数西算负荷集聚”的双逻辑下,*ST宝实重组后或展现更多的优势。

首先是区位叠加,宁夏枢纽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基地共存,天然具备“算力–电力”协同逻辑。

其次是市场机制化,随着新能源现货、电力现货及容量市场建设推进,发电资产的收益来源正从“电价差”向“容量与辅助服务价值”转变。

最后储能与直供前景广阔,未来数据中心直供绿电、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推进,将为发电企业提供高收益、低波动的新增长曲线。

从微软CEO的一句“我们没电了”,到IEA的全球用电预测,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正在形成:算力革命的下半场,将是能源革命。中国在电力体系稳定性、绿电比例与输电网络上的领先,为AI基础设施提供了现实支撑。

*ST宝实作为区域发电资产平台,在这一轮电力重估周期中,正迎来新的关注窗口。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