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多措并举做好跨境支付及外币兑现服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5: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5: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大运会”“世运会”等国际性重大赛事在中国成都接连成功举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全球吸引力与日俱增,国际流量持续攀升。今年,来自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游客汇聚蓉城,持续彰显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蓬勃活力与“三城三都”文化魅力,同时也对城市支付便利化、外币兑换及现金服务等金融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国际化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的最新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外籍来蓉人员在蓉刷卡支付、货币兑换体验,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支付保障工作小组,结合过往重大赛事保障经验,分行全面优化升级ATM机具和支付受理环境及现金服务能力,致力于为境内外来蓉人士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体验,持续擦亮成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城市名片,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卡服务“组合拳”,保障外籍游客畅游无忧

为了让外籍游客在蓉旅行期间支付畅通无阻,成都分行从“保障”到“服务”层层发力,用细致举措织密支付便利网:成都分行对全辖营业网点的ATM机、柜台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调试,确保适配VISA、MasterCard等主流外卡,游客可通过机具自助取现,柜面快速换汇;与此同时,成都分行在市内重点商业区域及涉外酒店内布放10台ATM机,在接受外卡取现的同时还开通了10元小面额取款选项,方便外籍游客准备“零钞”供随身小额消费,此外为防止部分游客不熟悉机具操作情况发生,成都分行配备双语服务专员驻点进行咨询和现场指导服务,从插卡、选择业务类型再到完成取现,全程英文协助客户完成操作。

另一方面,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将厅堂服务保障纳入重点工作清单,制定专项方案,在辖区内各营业网点统一开设“涉外及小面额人民币兑换绿色窗口”和“厅堂绿色通道”,确保境内外来蓉客户均可畅享无障碍兑换服务。同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要求,分行各网点内布置清晰醒目的服务标识、涉外现金服务窗口标牌、中英文现金服务清单以及双语版《外籍来蓉人员消费支付服务指引》《境外来川人员支付指南》《兴业银行个人银行账户开户服务指南》等服务手册,让金融服务更便捷、金融温度更暖心。

驻点服务“零距离”,零钱支付享随心

为了满足境外人士对即时现金兑换需求,成都分行精准布局,在市内4家游客集中下榻酒店大堂设立外币代兑点并随点配备经验丰富的服务人员,现场支持美元、欧元、英镑等主流货币与人民币兑换,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便捷兑换需求。

代兑点采用“即到即办”的高效服务模式,简化兑换流程的同时严格保障客户信息保密和兑换安全,工作人员会提前告知客户当日即时汇率信息,0手续费快速完成小额面钞兑换,用“零距离”暖心服务打通现钞兑换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外籍来蓉游客的精彩“成都行”。

安全用卡“云课堂”:普及支付知识与指南

为帮助外籍运动员及游客熟悉在华支付流程,成都分行组建多语种服务小队,走出网点,深入赛事周边酒店、场馆及重点商圈开展“面对面”支付知识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外籍游客发放双语《境外人士来川支付指南》,其中涵盖常用支付方式(如外卡取现、移动支付绑定等)、风险提示(如防范盗刷、保护密码信息)、应急处理流程等实用信息。同时,工作人员还对数币钱包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宣传,结合客户的消费计划,举例说明数币在交通、餐饮等场景的便捷支付用法,现场演示手机银行跨境支付、外卡绑定功能、地铁购票、酒店预订等高频场景应用,便利快捷的数字金融支付手段得到了游客们的频频称赞。

此外,工作人员还主动提示外籍游客附近支持外卡服务的网点位置、自助设备分布及应急联系电话。结合案例讲解“ATM机操作注意事项”“陌生链接勿点击”等安全常识。针对部分外籍游客提出的“取现限额”“手续费标准”“查询账单明细”“遇到异常交易怎么办”等问题,工作人员现场逐一解答并记录高频问题,形成双语版《常见问题手册》供后续解疑查阅,为外籍游客提供全面、便捷的支持服务。

从外卡支付保障到酒店外币代兑,从用卡指南知识普及到特色街区的贴心咨询宣传,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以一系列精准、高效、暖心的金融服务举措,深度融入成都支付服务保障体系,成都分行用提前布局的硬件支持和主动靠前的上门服务,持续聚焦外籍人士、老年客户等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效,将“金融为民”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持续贡献兴业力量。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