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加“数”度 智慧农业迈新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4:4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4: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十月的武宣长寿村智慧农业园,450亩哈密瓜田迎来丰收,金黄的“金皇冠”挂满藤蔓,农户们忙着采摘装箱,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这片由武宣群农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基地,“数”味十足:依托5G物联网平台搭建数字管理中枢,集成20余组光照、温湿度、风速等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田间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作物生长模型,精准调控灌溉、施肥、通风等环节,搭配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种植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40%。更有“哈密瓜—西红柿—圣女果”数字化轮作方案,根据数据测算的作物生长周期科学安排种植,实现一年多熟、土地不闲,常年带动35名周边农户就业,日薪120元,农忙时用工量翻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数字务工”增收。

(图为收获季节农户装箱现场)

丰收季里,公司财务桑秀玲犯了急:大批哈密瓜集中上市,急需开具自产农产品销售发票。提交申请后,武宣县税务局的“助农服务小分队”立马上门,不仅扎进大棚实地核查种植情况,还通过企业数字农业管理平台调取种植台账、灌溉记录、产量统计等电子数据,结合资质材料交叉核验,确认企业自产自销属性。同时现场辅导企业规范留存数字种植档案,当天便完成企业归类,顺利开具自产自销发票,用“数据跑路”替代“企业跑腿”。

“以前开农产品发票,光人工整理种植台账、产量记录等纸质材料就得花3天,跑大厅提交资料、领取纸质发票起码跑2趟,一笔订单动辄要开十几张纸质票,又费时间又费精力;现在可太省心了,不用跑现场、不用递纸质件,你们核查完直接归类企业类型,我们在家轻点鼠标就能开电子发票,全程1天搞定,一张电子票就能覆盖整笔订单,效率直接翻了好几倍!”公司财务桑秀玲如释重负地说道。

(图为税务干部深入武宣长寿村智慧农业园了解种植情况)

这次高效服务只是武宣县税务局“数字助农”的一个缩影。针对农业企业季节性强、销售集中的特点,该局打通税务系统与涉农企业数字平台的数据接口,开通涉农服务绿色通道,推行“实地核查+数据核验+即时办理”模式,丰收季主动靠前对接。如今,一车车带着“数字基因”的哈密瓜正运往全国,税务部门的“数智化”服务仍在持续跟进,以精准高效的“税动力”,助力武宣智慧农业在数字化转型路上稳步迈新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活力。(图片由肖新判、莫春云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