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一杯温水、做一道家常菜、绘一幅重阳画……重阳节期间,青岛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让孝亲敬老不再是抽象的美德符号,而是成为学生可感、可学、可做的日常小事。
孝亲敬老的美德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青岛四方实验小学以“情暖重阳,爱伴朝夕——我为长辈做件事”为主题,分学段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低年级的学生为长辈递上一杯温水、分享自己喜爱的零食;中年级的学生主动承担起擦桌子、收碗筷等家务;高年级的学生则帮助长辈做饭,陪长辈做他们喜爱的运动。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做这些小事,自己更加懂得了长辈的辛苦,也增进了与长辈之间的感情。
青岛四十四中布置了“一小时敬老行动”实践作业。学生们有的为长辈捶背、修剪指甲、读报纸,还有的学做一道老人爱吃的家常菜,在陪伴与行动中,传递着浓浓的孝心。
青岛明德小学和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将“暖心行动”延伸至家庭日常。明德小学学生化身“孝心小使者”,为长辈朗读报纸、捶背,聆听长辈讲述岁月故事;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学生在课后主动为奶奶捶背、给爷爷洗脚,用朴素行动诠释“孝”的真谛。
除了实际行动,青岛多所学校还通过文化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重阳节的内涵,弘扬孝亲爱老的传统美德。
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开展“居家童行,孝暖重阳”活动。一年级学生与家长用画笔描绘重阳,画里,登高望远的老人精神抖擞,茱萸满枝、菊花绽放,尽显节日氛围。学生们还在家长陪伴下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等重阳诗词,稚嫩童声里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初体验。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跟着老师学剪纸、绘画,精心制作了带有重阳元素的贺卡、折纸等礼物送给家中与社区老人,传递温暖祝福。
青岛第六十五中学和青岛市北区实验初中以升旗仪式为契机,传递文化力量。仪式上,青岛第六十五中学学生以快板《重阳颂》、温情讲述《时光里的温暖》献礼重阳,忆念长辈恩情。青岛市北区实验初中学生带来原创诗歌朗诵《重阳颂》,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共同感悟尊老敬老的深刻内涵,坚定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念。
青岛明德小学学生为长辈捶背(图片由叶晨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