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学子职业安全防线|2025年乌鲁木齐市工伤预防培训 走进职业大学祥云校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20: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20: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国家关于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障体系的部署要求,近日由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乌鲁木齐市社会保险中心共同主办,乌鲁木齐市普大创业培训中心承办的‌“工伤预防进职业和技工院校”专项培训‌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祥云校区成功举办,标志着乌鲁木齐市工伤预防工作正式延伸至“职前”教育阶段,为青年学子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安全扣”。

‌一、多方协力,共筑“职前”安全根基

本次培训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开班仪式上院校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学校始终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此次工伤预防培训是推进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三个强化’为抓手——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安全防护网。”

二、三维教学,理论先行,夯实工伤预防基础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体验”的三维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工伤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在理论教学环节,行业专家系统解读了《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强调了“安全第一,预防优先”理念,解析工伤保险从“事后补偿”向“源头预防”的转变意义。

三、实训体验,筑牢生命救援第一防线

“先生,先生,你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讲师一边模拟现场情景,一边演示急救流程。“请大家注意,每次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在训练过程中,讲师不断强调操作要点,纠正学员动作。

心肺复苏急救培训

在海姆立克急救法专项训练环节,培训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情境设置了全方位的教学课程。专业讲师首先通过视频案例展示了气道梗阻的危险性,随后演示施救方法。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种训练真正掌握了应对突发气道梗阻的救援能力。

海姆立克急救训练

不仅如此,现场还设置了消防灭火演练、触电体验以及VR事故模拟体验专区,让学员真正走稳职前安全第一步。

体验模拟灭火装置

四、以奖促学激发热情,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本次培训过程设置了多次现场互动环节,包括“安全知识抢答”竞赛,创伤性体验等,涵盖工伤预防、安全法规等内容,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作答,展现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为参加互动学员颁奖合影

五、培训成效显著,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本次工伤预防培训通过"教、学、练、考"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完整的安全教育闭环体系,通过严谨的考核机制确保学习成效。多部门的协同参与、专业师资的精准施教、学员们的全情投入,共同促成了此次培训的圆满成功。          

据悉,2025年乌鲁木齐市工伤预防进校园活动将在10所院校5000余名学生中开展。此次培训将成为新的起点,完善"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持续优化工伤预防培训体系,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为筑牢职业安全防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图片由邹强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