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棋院理事长武宫阳光点赞贵阳围棋氛围:氛围热烈,喜出望外!

日本棋院理事长武宫阳光点赞贵阳围棋氛围:氛围热烈,喜出望外!

来源:动静新闻 2025-11-03 17: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阳明杯·北极熊”中日韩围棋精英邀请赛在贵阳如火如荼进行中。11月2日,第二轮(8强赛)在贵阳孔学堂进行,经过长达近6个小时的鏖战,各盘决出胜负,4个晋级名单被中国棋手全部占据,中国队提前锁定冠军。

这场以“阳明心学”为文化内核的围棋盛会,汇聚了中日韩三国16位顶尖职业棋手,展开为期四天的智慧交锋。赛事采用单败淘汰制,共进行四轮角逐,每方用时1小时40分钟,每手棋加30秒,属于快棋赛制,对棋手的技术、经验、心理和体力构成综合考验。

30cc57b6b8794c85a323637f542ac2a5.jpg
武宫阳光(左)接受了动静新闻专访

在10月31日开幕当天,动静新闻对此次赛事的嘉宾——日本棋院第十九代理事长武宫阳光进行了专访。

动静记者:围棋从中国传入日本,并在日本逐步成熟。您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和中国在围棋文化与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武宫阳光:两国围棋规则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这是共同点。不过,日本围棋还包含文化因素。除围棋外,日本还有花道、茶道、剑道、柔道等,都带有一个“道”字。在众多“道”中,围棋也占有一席之地,称为“棋道”,这是日本围棋的一大特色。

既然是“道”,就会重视礼法。日本一直珍视围棋,不将其仅视为竞技运动。中国则更注重竞技与胜负,这也无可厚非。日本早在约17世纪就建立起职业棋师制度,发展势头强劲,技术上也是如此。日本围棋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有其“美学”,在打法上也有所体现——胜负固然重要,但更重视艺术性。

如今,中国等国家更趋务实,发展迅猛,实力雄厚,有值得借鉴之处。

动静记者:您父亲的“宇宙流”棋风对日本围棋风格有何影响?

武宫阳光:在围棋历史中,传统上更重视边角。而“宇宙流”反其道而行,重视中腹,即在棋盘中央扩展阵地。据他本人说,这种打法应称为“自然流”,讲究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思路,颇具浪漫色彩,给人以想象空间。不仅业余棋手,许多职业棋手也在模仿,可见其影响之大。

某种程度上,“宇宙流”与现在的AI也有相似之处。AI曾有一段时期同样重视中腹。随着这类新思路的出现,棋迷也增多了。或许有点自夸,但我认为这是我父亲为围棋界做出的贡献。

中国棋迷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我们之前来中国时,看到如此受欢迎,真的很吃惊。

动静记者:围棋是一项既有趣又高深的脑力运动。您认可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武宫阳光:正如刚才所说,围棋确实有竞技体育的一面,但在日本,它的文化地位非常高。因此,若称其为“脑力运动”,说实话,我会感到有些别扭。

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必须顺应潮流。正如体育界有奥运会等各类赛事,日本也应共襄盛举,将围棋这项脑力运动发展壮大。为此,我们也要参与其中,作出改变。

动静记者:围棋的有趣吸引特定人群,但高深也容易让人望而却步。近年来,日本棋院如何推广围棋?成效如何?

武宫阳光:确实,“围棋既高深又有趣”是众所周知的。初学围棋时往往难以入手,可能是因为规则有些晦涩。比如日本象棋或国际象棋,吃掉对方的王或关键棋子即获胜,规则明确,棋子也已摆好。而围棋从空棋盘开始,棋子只有黑白两色,初学者在入门阶段容易感到吃力,难以坚持。为此,日本棋院开发了一款APP,帮助零基础用户逐步熟悉规则,从下一两手开始,直至学会下棋。该APP最近下载量已超过16万次。我们正重点推进这类普及活动,通过APP激发兴趣,让不懂围棋的人愿意尝试。

此外,入门宜早。儿童思维敏捷,虽然记忆负担重,但学习效率高。因此,我们也在向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一年级学生普及围棋,鼓励孩子从5岁起开始接触。通过这些活动推广围棋。

动静记者:作为日本棋院理事长,您认为在推广围棋方面可以有哪些创新举措?

武宫阳光:过去日本棋院可能较为内向,主要开展内部活动,例如棋手之间的交流与切磋。而我更倾向于广泛借助外力。以往的举措多面向围棋水平高或对围棋感兴趣的人士。今后我们会考虑如何让取得级位的业余棋手、甚至完全不懂围棋的人关注围棋。因此,必须建立与各界人士合作的机制,汇集众智,共同推广。个人能力毕竟有限,需要大家帮助。我们正在改进官网,既有沿用旧版的内容,也有新增内容。之前官网不够美观,我们已邀请IT专家指导进行IT方面的改革。

动静记者:本次活动邀请中日韩三国棋手对弈,还组织8名职业棋手与80名本地业余棋手对弈。您认为这样的活动如何?能否帮助围棋获得更多关注?

武宫阳光:我觉得非常棒。本地业余棋手接触职业棋手的机会本就有限。活动期间众多职业棋手齐聚,他们不仅对弈,还能与业余棋手交流,使本地围棋氛围更加热烈。我听说这次参与的业余棋手包括大学生和小学生。能与年轻一代交流,更显本次活动意义深远,非常难得,很棒。

动静记者:本次活动核心理念是“阳明文化”中的“知行合一”,即认知是前提,行动是关键,二者密不可分。您认为这一理念与围棋是否相似?如何看待将棋道与中国哲学结合的新尝试?

武宫阳光:虽然我对“阳明心学”理解尚浅。但此次贵州、贵阳之行,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就直观感受而言,我父亲提倡凭感觉下棋的“自然流”,最重要的是觉察是否顺势而为,并将这一认知体现出来。因此,我的理解是,两者或许存在相似与相通之处。日本一贯重视围棋的传统文化地位。中国将围棋与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意义深远。我认为这是非常棒的尝试。

动静记者:据悉,现在许多棋手通过AI学习招法。您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是好是坏?年轻人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棋风,而不只是模仿AI?

武宫阳光:AI能分析好手与恶手,以分数形式显示,一目了然,非常有助于加深理解。但棋手自己也必须内化吸收,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他们主动去思考。如果AI能讲解固然好,但它不会,就只能靠棋手自己思考,这也是一种学习。因此,使用AI挺好的。

在我们那个没有AI的年代,棋风百花齐放,例如我父亲的“宇宙流”。还有加藤正夫老师,人称“天煞星”,攻杀凌厉;石田芳夫,别称“电子计算机”;大竹英雄,又称“美学棋士”……每位棋手风格迥异。

如今,棋手难以打出个人风格,这存在两面性。不过,日本顶尖棋手如芝野虎丸、一力辽、井山裕太等,仍保有自身风格。女棋手上野爱咲美别称“锤妹”,攻杀犀利。这些棋手可能也使用AI学习着法,但依然形成了自己的棋风。

但如果过于在意胜负,一味按AI显示的分数下棋,也未尝不可。但棋手的人格魅力同样不可忽略。

动静记者:今后,日本棋院是否会与中国、贵州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棋手交流与围棋推广?

武宫阳光:当然会,希望这类活动能持续举办。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共襄盛举。

动静记者:此次赛事将阳明文化与围棋文化结合,今天您还参观了阳明文化馆,有何感受?

武宫阳光:我是第一次来。但今年6月,我参加了贵阳市在东京举办招商引资活动。当时就觉得贵阳风景优美、饮食文化独特,非常想再去一次,没想到刚过去4个月就真的来了,令我喜出望外。

记者:谢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