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化筑基到智慧化融合:准东电厂智能电站三步跃迁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4:5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4: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深入落实集团战略部署,国源电力准东电厂自基建初期便将“智能化”作为核心发展方向,高起点谋划智能电站建设。依据《国家能源集团火电智能电站建设规范》,电厂专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确立“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核心思路,结合自身区位特点与生产需求,全力打造具有准东特色的智能示范电站。

一、“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构建数智化升级路径

准东电厂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制定智能化建设“三步走”战略路径,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数智化升级,确保每一步都走深走实。

第一阶段:数字化筑基,筑牢智慧发展底座

围绕生产核心需求,强基础、搭平台、积数据、求实用,构建统一开放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与数据孤岛,筑牢安全防线,奠定智能化数字底座。

第二阶段:智能化应用,打造特色示范场景

以创新、领先、适用原则深化智能化与国产化技术应用,将AI、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与传统发电技术融合,在控制优化、智能巡检、设备诊断、节能降碳等领域形成特色应用示范,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第三阶段:智慧化融合,迈向高级发展形态

电厂进入以AI深度赋能为核心的高级形态。从传统的自动化、信息化,迈向真正的自学习、自优化、自决策的智慧化时代,逐步实现“少人值守、少人巡检、自主运行、智慧决策”目标。

二、构建全域数智体系,彰显准东特色

作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电站项目,准东电厂始终坚持关键技术与设备全面国产化路线,深度践行节能降碳理念,创新构建起“一厂一智慧”的准东范式。通过对基础设施、智能装备、智能发电、智慧管理实施全域智慧化升级,有效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提升机组自主化水平,形成具备“自趋优、自学习、自恢复、自适应、自组织”特征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助力机组实现安全、灵活、经济、环保、高效运行。

(一)数智化底座筑牢智慧根基

以“1基座+2平台+3中心+N应用”体系架构为核心支撑,融合软硬件网络资源,打造一体化“硬承载 + 软赋能” 的全域数智基座,实现全厂数据“一次录入、全域共享、多次复用”,彻底打通业务流与数据流,显著提升决策效率。

(二)智能装备推动作业无人化转型

深度融合全厂无线、人员定位、AI智能视频、巡检机器人、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实现生产区域安全风险的智能感知、预警与联动处置,推动安全生产管控向“无人化、少人化、智能化”转型。。

(三)智能发电平台构建高效运行中枢

依托多模态感知与 AI 诊断技术,对汽轮机、发电机等关键设备全天候在线监测诊断,实现预测性维护,提升设备可靠性。基于国产化智深 IDCS 系统,开发智能监盘、冷端优化等 10 余项应用,提升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与环保性。。

(四)智慧管理平台打造协同管理新范式

以全厂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数据为基础,打造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燃料管理、经营分析于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协同与精细化管理。。

三、树立行业标杆,输出“准东经验”

国源电力准东电厂智能电站的建设,不仅是电厂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更向火电行业提供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数智化转型方案——“准东经验”。

这套经验既彰显“国产化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优势,又践行“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为火电行业在双碳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