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亿吨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14:4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14: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国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同比增长3.4%。(央视新闻)

在许多人将目光聚焦于高速飞驰的客运列车时,还有支日夜不息、负重前行的“钢铁驼队”也正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奔跑,默默地扮演着国民经济“大动脉”的关键角色。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4.3%……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不仅是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有力证明,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与内生动力。

持续增长的铁路货运量,是中国经济“稳”的基石。货运量,特别是铁路货运量,直接反映全社会物资流动程度,被视为经济“风向标”。电煤、化肥、粮食、矿石……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正是通过铁路网络这一最可靠、大运量的运输方式,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发送电煤11.35亿吨,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持续稳定在高位。这份“稳稳的保障”,确保了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支撑了工业生产的平稳运行,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大局提供了坚实的运输保障。

持续增长的铁路货运量,是中国经济“进”的缩影。 数据的背后,是运输结构的优化与增长质量的提升。铁路部门通过增开跨境货物班列、扩充口岸运输能力、优化运输组织等方式,实现了“提质增效”。我们看到,铁路部门不仅是在“多拉”,更是在“快跑”和“精准送”。中欧班列开行1.3万列、发送货物142万标准箱,同比双双增长,这条“钢铁丝路”的繁忙,印证了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劲动能。与此同时,铁路网络货运平台入驻汽车达14.3万辆,完成铁公联运运量2.42亿吨。这些高附加值、高时效性货运品类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产业链的升级和消费市场的活力,既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又增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铁”的动力。

展望未来,这支“钢铁动脉”的使命将更加重大。当一列列货车满载希望、呼啸而过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流动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健前行。(文/匡俊吉 图/阳卓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