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廊与绿色工厂的双向奔赴:九江谱写长江大保护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4:2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4: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9日,以“向江图强谱新篇”为主题,来自中央、省、市级媒体及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江西九江。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采访团通过数字化体验与实地探访,在千年名胜琵琶亭深切感受了九江深厚文化底蕴。

数字技术唤醒千年文化记忆

在琵琶亭内,采访团沉浸于多媒体展示区和数字化互动区。借助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历史场景得以生动再现:游客可瞬间“穿越”回唐代,亲历白居易创作千古名篇《琵琶行》的江畔夜晚。3D画舫之上,歌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风姿,与窗外奔流不息的真实江景虚实交织,使千年前的文化氛围变得可触可感。

采访团了解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

“这里不仅是《琵琶行》的诞生地,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场馆讲解员介绍,白居易在九江期间曾创作《题浔阳楼》等多篇诗作,深刻提升了九江的文化影响力,使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文学圣地。

远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亲水平台、休闲步道、文化广场与生态绿化带规划井然、错落有致。九江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石泉向记者表示:“我们着力挖掘文化内涵,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呈现,并对沿江岸线进行系统生态修复与规划,将昔日的码头、仓库区转型升级,如今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热衷的游览打卡地。”

航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设计中巧妙融入了九江独特的文化基因:《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诗意、水浒传里的“江州”元素、古代商埠的繁华记忆以及近代开埠的历史印记,均通过雕塑、文化墙、景观小品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让市民在漫步中自然触摸城市的历史脉络。

“我们还在琵琶亭、浔阳楼等地推出常态化实景演出,以及周末琵琶亭的沉浸式灯影秀等系列文旅活动,有效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体验。”石泉补充道。

采访团记者正在采访

如今,这段滨江地带已成为九江市民休闲健身、观光游览的首选之地。每当夜幕降临,市民游客在此尽享亲水之乐,亲身感受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实践成果。

绿色转型守护一江碧水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炼化企业,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正坚定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以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担当起守护长江母亲河的时代责任。

采访团走进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探访生产管控中心智能化工作

据介绍,该企业在环保领域持续投入,升级环保设施,建成投运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执行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水质排放指标。通过构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体系,实现了对污水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不合格污水“零入江”。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信息中心专家唐亮介绍:“自2021年起,我们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明确了以信息化提升全面感知、预测预警、优化协调与科学决策能力的总体目标,为绿色安全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采访团记者了解其技术创新与环保实践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厂区美化与装置亮化工程,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积极推动工业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该企业全面应用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配备高效的油气回收装置,大幅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致力于打造“无异味工厂”,为周边社区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更清新的空气环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是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公共开放空间,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能源化工企业,共同彰显了对长江母亲河的敬畏与守护。公园的秀美风光,成为检验企业环保成效的直观窗口;而企业的绿色实践,则为公园乃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