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的昆明,天高云淡,滇池碧波如镜。在这片承载着生态使命的红土地上,一座“地下生态堡垒”工程正拔地而起——作为国内第三大全地埋式水质净化厂,昆明市第十五水质净化厂不仅是滇池治理的关键战役,更是智慧建造与生态理念的巧妙融合。自“大干120天”的号角吹响,昆明市第十五水质净化厂机电安装项目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在昼夜不息的奋战中,用匠心与汗水谱写着一曲新时代的治水攻坚乐章。
一、精密部署,织就攻坚“立体作战网”
“这不仅是施工任务,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生态保卫战!"项目经理许涛在项目周例会上斩钉截铁地说道。项目部创新构建“三维立体作战体系”:纵向建立“指挥部-作业区-班组”三级管控网络,横向打通设计、采购、施工全链条,时间维度上则通过《大干120天专项实施方案》将目标分解到日、责任落实到人。
在地下纵横交错的“管道森林”中,技术团队面临着一场严峻的空间博弈。项目的管道专业涵盖暖通、除臭、消防、工艺、电气桥架五大系统,暖通风管铺设3.8万平方米,除臭与工艺管线、电气桥架各超1万与4万余米,消防管道与电气桥架均突破3万米大关,规模庞大。然而,在封闭的施工环境中,多专业管线如“巨龙盘踞”,交叉密集,传统模式下管线碰撞率一度高达18%-25%,协同效率低、材料浪费大,成为制约工程推进的“卡脖子”难题。
为破解困局,项目团队以“技术融合”为刃,构建起一套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施工体系。通过搭建LOD400级高精度BIM模型,实现100%管线碰撞检测,做到防患于未然;自主研发基于轻量化引擎的手机端AR巡检系统,实现“指尖管控、移动协同”;制定“压力分级+管径优先”的空间排布策略,重塑管道布局逻辑;同步推进支架预制工艺,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这一系列组合拳,最终大幅降低碰撞风险,显著提升安装精度,为工程质量筑牢智能根基。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产值1.8亿元,占大干阶段总计划的39.3%,一张张施工蓝图正在能工巧匠手中变为精品工程。
二、智勇攻坚,地下战场绽放“科技之花”
夜幕下的施工现场,依然跟随着城市的脉搏共振,灯火通明。14台塔吊如巨臂挥舞,45组焊接设备迸发璀璨焊花,350余名机电作业人员分两班昼夜奋战。面对贯穿全厂区、累计运输量超156车次的材料设备难题,项目技术团队以专项方案为引领,精准赋能施工全程。团队科学编制整体吊装方案,系统规划施工顺序与物流动线,通过精确计算选定适配的吊装器械,累计完成145台大型设备的精准就位工作,设备一次吊装成功率达100%。在实施过程中,团队坚持“准备在前、防护同步”,全面做好吊装前技术交底与现场勘查,严格落实设备成品保护与洞口临边防护,实现物资转运全过程安全、高效受控,整体工效提升约15%,让“科技之花”在有条不紊的智慧施工中稳健绽放。
“每项技术突破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项目总工程师刘俊指着项目总工期介绍,通过科学组织,统筹兼顾,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部署,统筹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目标,突出重点,充分考虑各阶段、各工序、各工种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使各施工阶段和施工工序有机衔接,缩短关键路径工期56天。截至10月20日,项目关键节点捷报频传:1984个预埋穿墙套管完成72%,生物池五大管道系统安装全面突破50%,反硝化深床滤池30套闸门精准就位…….这些数字,见证着机电铁军的技术实力与攻坚速度。
三、红色引领,铸就安全质量“双保险”
在施工一线,“党员先锋岗”的旗帜格外醒目。项目部创新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将施工现场划分为8个党员责任区,建立起“进度红黄牌”的预警体系。在项目攻坚关键期,44岁的党员万来富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成为推动工程进度的“主心骨”。面对“10月底必须完成生化池中心区管道安装”的军令状,万来富率先立下“责任状”,率领100余名作业人员冲锋在前。他既当“排头兵”,又做“调度员”,昼夜坚守施工一线,通过科学优化工序、精准统筹资源,有序推进生化池设备及管道安装任务。项目涉及多方协作难题,万来富化身“穿针引线”的协调能手,带领团队逐项梳理遗留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破解了一个个协调梗阻。针对施工现场规模大、洞口隐患多的特点,他坚持“脚步丈量安全”,每日深入现场开展安全巡查,生动诠释了“党员先锋岗”的示范引领作用。
 
 
 安全质量管控更显匠心。项目建立三级质量检查体系及高空作业、设备吊装等专项安全预案,同步提前筹备调试工作推行“每日安全巡查+每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高空、临时用电等风险点,累计整改隐患约200项,让每一道焊口、每一个接线端都拥有专属“身份证”。在今年9月举行的昆明市住建领域“质量月”启动仪式活动中,参会人员分批次参观数字化交底、基坑防控、机电安装等6大施工展示区,对机电项目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滇水悠悠见证匠心,铁军铮铮再续华章。从深埋地下的智慧管网到精准控制的智能系统,从焊花飞舞的深夜到党旗飘扬的岗哨,昆明市第十五水质净化厂机电安装项目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着新时代机电安装的精彩答卷。
作为这场攻坚战的坚强后盾,公司机电安装事业部自2017年6月12日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专业发展为主、多元发展为辅”的战略导向,在深耕水务机电安装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业务疆界。事业部重点培育固废处理领域高端机电设备成套采购与安装业务,同步推进设备集成创新,适时布局城市地下管廊机电安装新赛道。
近年来,事业部在污水处理领域硕果累累:从广州沥滘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沥滘污水厂提标改造机电安装项目到宁波市新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机电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项目,从昆明市第十五水质净化厂工程4标段机电安装项目到武汉市江南区域应急供水系统工程(梁子湖应急水厂)机电安装项目,一个个精品工程见证着专业实力。在广州沥滘项目建设中,通过Revit软件开展多专业协同建模,减少设计碰撞点218处,空间利用率提升20%;创新构建“精准曝气+智慧水务”双核体系,部署智能巡检机器人,该项目连获“中国市政金杯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三项国家级荣誉。在南京龙袍项目,针对2.5米窄巷管廊运输难题,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可伸缩管廊运输车”,不仅破解施工瓶颈,更彰显了机电事业部攻坚克难的技术创新实力。
站在新的起点,机电安装事业部将继续秉持“创造 质量 品牌”的中国中铁核心价值观,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机电智慧与力量!(图片由石垚、于铁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