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围绕“稳就业、优服务、强保障”核心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施策、重点帮扶,在就业促进领域交出亮眼答卷。截至10月末,全旗新增就业3755人,一系列靶向举措不仅破解了“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更以就业服务提质升级,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民生温度。
机制创新破题,激活就业“新动能”
针对企业用工与群众求职的精准对接难题,鄂托克旗人社局推出多项创新机制。建立“编制周转池”机制,提前使用2025年底退休人员编制,通过公开招聘和校园招聘录用165人。创新“个人求职+企业用工”双清单机制,开发“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累计发布用工信息1.5万条、提供岗位400余个,服务灵活就业人员超1000人,有效化解“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困境。
此外,通过“双园驱动+三免政策”打造尚合力大学生农牧民返乡创业园与创业孵化园,吸引77户创业者入驻,带动就业400余人。同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813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2万元,为创业者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就业带动活力。
技能培训赋能,夯实就业“硬支撑”
聚焦产业需求与劳动者技能提升,鄂托克旗人社局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437人,涵盖电子商务师、机械司机等领域;城镇就业技能培训467人、创业培训180人、企业职工培训834人,实现培训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培育特色技能品牌,鄂托克旗凯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铲运和桩工机械司机”专业获评市级特色品牌,内蒙古华翔农林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选市级重点劳务品牌培育项目。
深化产教融合,结合企业用工需求与高校开展订单式培养,在供用电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培育220名学员,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同时落实《“智慧鄂托克”人才科创若干政策(修订版)》,通过企业引育补贴、人才引进激励,持续强化技能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
重点群体帮扶,织密民生“保障网”
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鄂托克旗人社局实施分类施策。将就业见习作为青年就业“助推器”,认定见习基地51家,吸纳137名见习大学生,在自治区补贴基础上叠加地方财政专项补贴,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为退役军人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体化服务,开展消防员、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11人,走访帮扶28家军创企业,通过直播带货、合作签约助力牛羊肉销售。推进残疾人就业帮扶,完成技能培训方案制定并签约第三方机构,确保结业率超90%、就业率超30%,目前已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13人。针对妇女群体,开设“妈妈岗”手工盘扣培训班,培训30名全职妈妈与下岗女工,达成2万元首期合作订单,建立“妇字号文创产品+企业+社区”长效机制,培育“草原村播”品牌,推动居家经济发展。
服务优化拓渠,拓宽就业“新空间”
在就业服务与政策落实上,鄂托克旗人社局持续发力。联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银川科技学院等跨省人社部门与高校,赴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等我旗重点企业开展访企拓岗,建立区域劳务协作长效机制。落实惠企政策,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2075.6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73.93万元、中小企业人才储备生活补贴62.38万元。
筑牢民生托底防线,为1595人发放失业金1817.70万元,代缴医疗保险506.28万元;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32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15个、城镇公益性岗位20个,发放补贴231.81万元。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在三北生态建设、土鸡特色产业示范园等6个项目中吸纳劳动力321人,发放劳务报酬250.38万元,实现“项目用工”与“农牧民增收”双赢。
下一步,鄂托克旗将持续深化就业服务改革,以“扩岗提质+精准帮扶+创业护薪”全链条服务,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民生支撑。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