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赣鄱金融跨越:从风险破局到“五篇大文章”开新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8 17:3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8 1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十四五”收官之际,江西金融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6万亿元,A股上市公司全国排名五年跃升六位,连续五年保持高风险银行机构“清零”,更是全国唯一公开市场债券“零违约”的省份。

这场始于风险攻坚、成于体系重构的深刻变革,在“十四五”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揭开了神秘面纱。

风险攻坚: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许忠华道出江西金融业的起点。

面对多重风险挑战,江西打出组合拳:全国率先实现高风险银行机构清零并持续保持;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和存量债务“双压降”;全面出清P2P网贷等存量风险。

通过建设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完善问责机制,江西构建了风险防控闭环体系。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行长陈建新表示,科技赋能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成为可能,这种“治未病”的智慧守住了风险底线。

监管重构:“三位一体”新格局

风险防控成效得益于监管体制深刻变革。江西建立省委金融办、省委金融工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地市金融职责划入政府办公室。

“改革后央地协同体制进一步理顺,”许忠华表示。江西金融监管局局长金利佳指出,80家监管支局的组建打通了县域金融监管“最后一公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更为金融治理提供了坚实法治基础。

服务实体: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五年来,江西金融对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4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7万亿和6.6万亿元,均为2020年末的1.5倍以上。

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制造业贷款增长123.3%,普惠小微贷款翻番,绿色贷款达1.16万亿元,金融资源加速流向重点领域。

金融创新:“五篇大文章”谱新篇

作为全国第二个同时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江西特色鲜明:科技金融联盟、投贷联动、科技创新债券全覆盖;绿色金融项目总投资超1.09万亿元;普惠金融产品全国推广。

陈建新透露,“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余额2.8万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9.6个百分点,金融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资本市场:“映山红”绚烂绽放

江西证监局局长匡晓凤带来量质齐升的成绩单:A股上市公司达91家,总市值突破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53%。“映山红行动”实施以来,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超8800亿元,成为产业升级重要助推器。

保险保障:织密经济民生“安全网”

保险业同样亮眼:保费收入突破千亿元,增长17.71%。水稻保险规模全国第一,出口信用保险保障超3000亿元出口。大病保险累计赔付超247亿元,个人养老金开户超420万人,车险改革为消费者减负超200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西金融业已蓄势待发。从风险攻坚到服务创新,从监管重构到赋能实体,五年来江西金融业的蜕变,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更探索出中部地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潮涌赣鄱,金融赋能正当时。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