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南昌分行因地制宜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8 17: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8 1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清晨的薄雾还缭绕在山间,万安县沙坪镇长桥村的村民们已开始忙碌起来,将新酿的蜂蜜和新榨的山茶油仔细装罐、贴标。“以前这些好东西都堆在库房里卖不动,现在成了抢手货!”村民老陈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幕,正是兴业银行南昌分行助力长桥村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作为结对帮扶单位,该分行以“产业兴村、文化铸魂、民生暖心”为主线,汇聚多方资源,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让小小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兴”产业 

从沉睡资源到活力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兴业银行南昌分行立足长桥村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立体式产业发展体系,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

站在村口的观景台上望去,连片的油茶林随风摇曳,沉甸甸的油茶果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这可是我们的‘金果果’!”村支书自豪地说。在该分行的帮扶支持下,村里将零散坡地整合成规模化油茶基地,年产茶油达2000余公斤。不远处的杨梅基地更是热闹,每年成熟季节,漫山酸甜诱人的杨梅吸引一批批游客前来采摘,形成了“种植+采摘+观光”的融合发展模式。

“真没想到,我们这山旮旯也能发展旅游!”返乡创业的青年小刘感慨道。在该分行的帮扶下,通过“农户+村委会+企业”三方合作模式,共同将闲置厂房改造成特色青年旅社,配套建设了垂钓中心、休闲步道,如今已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地。今年上半年,仅旅游一项就为农户个人及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

兴业银行南昌分行驻村工作队队员调研长桥村油茶基地

“兴”文化 

从年代记忆到精神家园

“这把犁杖,是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在兴业银行援建的村史馆里,七十多岁的李大爷指着展柜里的老农具,向孩子们讲述着农耕故事。这座占地120平方米的村史馆,通过文字史料、实物展品、场景复原等形式,系统梳理了村落百年变迁,成为村民留住乡愁、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隔壁的“一老一小”活动中心更是热闹非凡。每周三的健康讲座座无虚席,周末的手工课堂欢声不断。“孩子们有地方玩,我们老年人也有地方活动,这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参加剪纸活动的王大妈笑着说。分行不仅援建场地,还组织驻村干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文明乡风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长桥村的孩子在兴业银行南昌分行援建的活动中心里安静阅读

“兴”温暖 

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

“多亏了兴业银行的叔叔阿姨,我才能安心上大学。”今年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小芳激动地说。在该分行的助学基金支持下,不少家庭的孩子学费难题迎刃而解。每逢开学季,分行的驻村干部都会来到村里,将一份份饱含关爱的助学金送到孩子们手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分行通过食堂采购、员工认购、客户推荐等方式,帮助销售农产品超50万元;捐资安装的15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归路;定期组织的义诊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一桩桩民生实事,如春风化雨,温暖着村民的心田。

从盘活山水资源壮大产业,到深耕文化留住乡愁,再到聚焦民生传递温暖,兴业银行南昌分行以责任为笔、以实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了精彩篇章。未来,该分行将继续扎根红土地,用心用情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图片由兴业银行南昌分行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