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县:从3分试验田到百亩产业带 “黑花生”成致富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7 10: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7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4日,走进杞县柿园乡朱寨村百亩花生田间,村民捧起刚出土的富硒黑花生,剥开外壳,油光发亮的黑果仁饱满紧实,这颗被乡亲们称作“黑珍珠”的作物,即便遭遇今年前期干旱、后期阴雨的异常天气,仍稳稳迎来丰收,成了村民增收的“硬底气”。

据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广杰介绍,2021年,他揣着3斤精心挑选的花生种,在自家3分责任田里试种,正式踏上“以花生兴产业”的探索路。

在种植黑花生初期,难关接踵而至:优质种子每斤成本比普通花生高3倍,不懂富硒种植的关键技术,种出来的花生怕“藏在深闺无人识”。但朱广杰没打退堂鼓,白天扎在田里记数据、调水肥,跟着农业专家学“测土配肥”“绿色防控”;晚上翻资料、查市场,周末坐班车跑郑州、开封的农产品市场谈渠道。为让客户放心,他和村民每年主动将花生送权威机构检测,连续5年的硒含量达标报告,成了“黑珍珠”闯市场的“通行证”。

5年深耕,昔日3分试验田已扩展到100余亩,还在许昌建起标准化种植基地。“今年100亩黑花生,预计亩产700到800斤,按每斤5至6元的市场价,一亩就能挣4000多块!这品种富含硒元素,现在大家就认健康农产品,根本不愁卖。”

“党员干部就得带头干、领着干,一人富不算真富。”如今,这份“黑财富”已辐射到柿园乡东王庄村、苏木乡邓圈村、阳堌镇东铁岗村等多个村庄,越来越多农户跟着种起黑花生,党建引领下的“黑花生产业链”,正让一颗颗“黑珍珠”变成照亮乡邻致富路的“金果果”。(图/徐照恒 孟亚威 刘启旸)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