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富市的最后和平寄语:日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亚洲和平的基石

村山富市的最后和平寄语:日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亚洲和平的基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3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22日电(驻东京记者 侯俊杰)10月21日,“维护和平,共创未来”纪念研讨会在日本福冈举行。中日嘉宾共同回顾和反思二战历史,呼吁珍爱和平,并探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如何加强中日合作,为地区与世界的繁荣与稳定贡献力量。

“维护和平,共创未来”纪念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一封特殊的书面致辞

本次研讨会还有一份特殊的书面致辞,来自于于10月17日去世的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市。

村山富市一生坚持和平主义与国际协调主义。在他去世前几日,活动主办方收到了他为研讨会准备的书面致辞。致辞中,他强调:“唯有谦逊反思日本的过去,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名誉”“构建日中持久友好关系,才是维护和发展日本国家利益的正确之道”。这份致辞也成为他留给日本社会的最后和平寄语。

村山富市于1994年至1996年任日本首相。1995年,他发表“村山谈话”,首次正式承认并反思日本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历史,并向受害国道歉。

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在10月17日接受《中国日报》驻东京记者采访时表示,村山富市一生致力于正视历史、推动邻国友好,谈话会将继续在全国开展相关活动,让“村山谈话”在日本社会深入人心。

藤田高景回忆与村山富市的日常交流时说:“我经常与村山先生通电话。他对当下日本年轻人对历史学习的淡漠感到遗憾,并强调日本政府应在学校中认真教授近代史,让孩子们了解历史真相,尤其是日本侵略中国和殖民朝鲜半岛的历史。”

作为“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表示,谈话会将继续推动小学至高中历史教育,加强近代史课程,让年轻一代了解日本的侵略历史。

在21日的研讨会上,藤田高景代读了村山富市去世前几日为活动准备的书面致辞。

在研讨会上,继承与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代读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书面致辞。(主办方供图)

在致辞中,村山富市写道:

“村山谈话”明确指出:“我国在不久前的一段时期,国策发生错误,走上了战争道路,使国民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更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尽管日本社会中仍存在一些杂音——有人将诸多有识之士对历史的客观考证与真诚反省贬斥为“自虐史观”,但我认为,唯有以谦逊态度反思日本的过去,才能真正维护日本的国家名誉。

谈话还强调:“我国应该立足对过去的深刻反省,排除自以为是的国家主义,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促进国际协作,推广和平理念和民主主义。”这一主张亦与《日本国宪法》所倡导的核心精神一脉相承。

日本与中国的和平友好关系是亚洲和平的基石。

我想在此重申:构建日中持久友好关系,夯实亚洲和平基石,才是维护并发展日本国家利益的正确路径。谢谢大家。

“维护和平、共创未来”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主办,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福冈县日中友好协会、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余应福、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赵宝钢、中国驻福冈总领事杨庆东、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张沛霖、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刘双燕、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任杨建平、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隋笑飞、福冈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森山沾一等来自中日两国政经学界人士、青年学生、媒体代表等约120人出席本次研讨会。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日本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走和平发展道路。日中关系应遵循四个政治文件原则,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并持续深化经贸、人文及青少年交流。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赵宝钢指出,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卷土重来,日本国内亦有势力挑战“和平宪法”。他强调,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期待日方与中方共同落实“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守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余应福表示,中日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应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应铭记历史、坚守和平。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应深化互利合作,并加强青年交流,凝聚民心和和平力量。

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研讨会还举办了两场座谈,11名长期关注中日关系与地方交流的两国专家学者、媒体人与青年代表,围绕“正视历史,共筑和平”“增进理解,面向未来”两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责任编辑:杨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