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润德 红韵传薪——百年老校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3 15: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3 15: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一所承载着深厚红色底蕴的百年老校,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始终锚定“培根铸魂”育人使命,深耕“红梅赞”特色文化,创新“梅香润心”党建工作法,在思政教育、课程建设、师生发展等领域,全力打造有“魂”的教育。

学校始建于1913年,首任校长陈枕白带领教师制定“立德、立功、立业、立贤”校训,当时梅村小学全校9名教师,陈枕白、傅一星等全部为共产党员。历经百年,“四立”校训仍激励着梅村实小人,成为精神源泉。

学校坚持将思政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设立了一点(校园红色打卡点)、一室(校史文化陈列室)、一道(党史队史梅花道)、一廊(校史红脉时光廊)。为传承江抗基因,梅村实小师生依据史实,创新编纂出陈枕白连环画,由校党总支书记邹莉、副书记陈玲娟、副校长陈娴在校史长廊中生动为低年级儿童讲述,让红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梅村实小整合了“‘江抗’东进纪念碑”“怀天亭”等10处地标,打造特色红色研学线路。每个主题的“课程+线路”包含主题任务单设计、研学学习课程研发、特色实践活动开发、行走成果展览发布等板块,为学生打造一个集规划、实践、创作、展示于一体的主题性学习闭环,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溯“梅魂”,感悟红梅精神。

教师系统梳理小学学科教材中涉及革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语文、德法等课堂教学中将本地红色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如语文课堂中,在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感,厚植家国情怀。

学校合唱社团唱响《红星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歌,精彩亮相新吴区百灵鸟文艺汇演,用童声传递对党的忠诚与对祖国的热爱。“红领巾宣讲团”则以讲演党史故事、校史故事为契机到校外讲演,听众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梅韵曲社”锡剧社团改编梅村江抗英雄故事,把非遗锡剧搬上舞台,生动再现英雄精神,激励新时代奋进。

以“红·梅·赞”省级党建品牌为统领,学校构建“浸润式”教育矩阵。依托“‘醉’在吴音”书记项目、四亮四比四争创、慧美微服务等活动载体,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党史知识竞赛、英雄中队创建等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依托百年文化底蕴,学校构建了兼具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教师培养体系,形成了系统性、多维度的专业发展模式。同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以“舒展成长”为核心的“梅·好”少年培养体系,形成了德性培养、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的完整闭环;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无锡市课程基地,打造艺术体育、工程启蒙、幸福心理、人工智能四大名片,开展沉浸式研学。

学校扎实开展“书记讲堂”“红领巾宣讲团”“党员讲党课”等多元党建活动,打造高质量思政“第二课堂”,“盘活”学校德育体系,将“大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促使思政课“走”起来,“融”起来、“活”起来,构建育人“大格局”。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采取一系列的培训、课题研究、教研设计等引导教师深挖新的信息技术,创新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围绕数智化核心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如“1+N”跨学科课程等,培养新质人才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着力推进新质教育发展。

此外,学校以规范创新为驱动,科学调整党组织架构、优化班子组成,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党员发展与管理;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联动多方党组织开展党建联盟,深挖红色资源,创新“红梅万枝——走读梅里”系列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党建,全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实现党建质效全面提升。

未来,学校将继续把红色基因和教育创新传承给每一代学子,助力学生舒展成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至德品质熠熠生辉!(图片由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