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3200余名师生走进国防教育基地、济人药业、华祖庵、古井集团等实践教学点,开展了一场融合国防教育、传统文化、现代产业与职业精神的沉浸式学习。在国防教育基地,中医2401班李飞跃同学以《国之大者 担之在我——跨越时期的青年抉择》为题进行现场演讲,引发了同学们对时代责任与青春担当的深入思考。这堂设在实景现场的思政课,正是学院推动思政教育从“书本文字”走向“生动实践”的生动缩影。
转型:从“理论课堂”到“情境现场”的育人跃迁
为破解传统思政课理论讲授偏多、现实关联不足的困境,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育人新路径,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9年来,学院持续将思政教育从传统教室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构建起以“实地行走”为主线,融合“现场观摩、情境讲述、深度思考、体悟践行”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古井党建企业文化馆,学前教育2403班剧婷同学以《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复兴使命》为题进行演讲,将悠久的酿酒工艺与企业文化提升至文化自信与时代使命的高度。思政课教师现场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不正是文化自信最鲜活的体现吗?”学生在参观笔记中写道:“原来‘守正创新’不仅是理论概念,更是眼前这千年酒香中蕴含的企业精神。”
这样的“行走”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常态。学院深入挖掘皖北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与产业资源,将思政课堂“搬”到革命旧址、特色企业与生产一线,使静态的历史知识与理论要点转化为可感知的现实故事与育人素材。
浸润:“行走课堂”中的信念塑造
“行走的思政课”注重在真实场景中实现认知深化与价值引领。2025年3月下旬,学院分两批组织近千名师生前往皖北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许玉亭以热情饱满的精神、慷慨激昂的讲解,为师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场馆里的思政课”,他以生动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学子在革命圣地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
学院还积极邀请各行业先进模范走进校园。全国劳模刘国英应邀来校,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两大主题开展宣讲,以亲身经历诠释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这些来自一线的奋斗故事,与校外实践教学形成有效互补,构建起“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
学院持续推动思政实践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自2017年起,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中药学专业学生赴岳西县开展专业实践的契机,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时,结合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写生实习,因地制宜在林州市红旗渠开展实践教学,弘扬“红旗渠精神”,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线上线下融合育人。通过学院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开设《亳职师生说·党史小故事》专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红色教育的润物无声。第二课堂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心理健康中心开展“重温党史小故事 锻造健康人格”活动,智能工程系团总支推行“一月一课一践一悟”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思考与专业教育、人格塑造紧密结合。
每年9月,学院还组织新生前往皖北烈士陵园、古井集团、济人药业、康美中药城、华祖庵及亳州城市展览馆等地开展实地研学。这些活动不仅强化了国防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更让学生通过亲眼见证改革开放以来亳州的发展巨变,深刻理解国情市情,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升华:关键节点上的思想引领
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学院在2025年秋季学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伟大抗战精神与“新四史”教育深度融入实践教学。
9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集体收看阅兵盛况;9月18日,建筑工程系举行默哀仪式,缅怀先烈;9月21日,第四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成功举办,参赛学生围绕时代变革、抗战精神等主题,运用案例剖析、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将理论讲述与实践故事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些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历史厚重,在实地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
成效:从“心动”到“行动”的成长见证
“行走的思政课”注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摩、深入思考,被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企业家的实干担当深深打动。聆听许玉亭老人讲述长征故事的学生感慨:“原来教科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刘国英劳模的分享深深触动了在场学子:“坚守平凡的岗位,将每一滴酒的品质追求到极致,就是我们这代人对匠心最好的传承,也是我们古井人的‘长征路’。”
更深层次的转变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动中。参与鹞落坪实践的中药学专业学生表示:“在采药识药之余接受红色洗礼,让我对中医药传承创新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感。”从红旗渠归来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感悟中写道:“红旗渠不仅是水利奇迹,更是精神丰碑,它启示我们设计也要服务于人民需要。”这种从课堂认知到价值认同,再到行动自觉的跨越,充分印证了“行走的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未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内涵建设,联合各二级学院拓展内容、创新形式,努力将这一品牌活动打造得更加响亮,真正让思政教育“活”起来,让红色基因深植学子心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亳职力量。
暮色中的亳州,华祖庵内药香袅袅,古井集团酒韵绵长。学子们在承载历史与未来的实践点上留下的思考笔记,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现代企业的创新精神,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实现奇妙融合——正如理论与实践,唯有同频共振,才能迸发直抵心灵、塑造信仰的磅礴力量。(图片由马克思主义学院 汤文龙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