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山南村佳铭地毯厂,机器轰鸣,村民们正在地毯生产线上熟练操作,曾经的“沉睡资产”如今成为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的“活力源”。
面对车间闲置多年的状况,山南村主动作为,通过“村集体提供场地、企业负责经营”的合作模式,成功引进一家地毯生产企业。这一模式既为企业节省了建厂成本,又盘活了闲置资源,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企业轻装上阵,村民增收有路,这是双赢!”山南村村支部书记梁兴华这样介绍。
企业落地初期,曾面临“招工难”,而镇内部分群众尤其是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则苦于无合适岗位。枣园镇政府迅速行动,组织镇、村干部成立服务小分队,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立就业台账,并“送岗上门”,让群众心里有底。针对技能不足问题,镇里协调企业开设“岗前实训点”,通过“师傅带徒弟”“边学边干”的方式,帮助村民快速掌握地毯编织技能,实现“培训即上岗”。
如今,地毯厂内工人忙碌有序,村民申飞雄笑着说:“以前打工要外出,现在走几步路就到厂里,收入稳定还能顾家!”目前,在该厂就业的村民收入可观,村集体经济也因租金收入实现增长。闲置车间“活”了,村民腰包鼓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动能更足了。(图/李晓宁)
10月21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山南村佳铭地毯厂 李晓宁摄
10月21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山南村佳铭地毯厂车间内,村民熟练编制地毯 李晓宁摄
10月21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山南村的佳铭地毯厂车间里一派繁忙 李晓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