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跑出便民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2 15: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2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前办新生儿出生手续要跑医院、派出所、医保局等好几个地方,现在在政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提交一套材料,半天就全办完了!”近日,在河南省新野县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李女士拿着刚打印的出生医学证明和医保缴费凭证,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赞不绝口。

这是该县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缩影。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来,全县精准承接国家、省级、市级事项清单,以“群众视角”重构服务流程,通过阵地前移、宣传破圈、特色定制三大创新举措,让改革红利直达基层末梢。

阵地前移:从“群众找窗”到“服务上门”

“以前自助机操作总出错,现在有工作人员驻点指导,几分钟就搞定了社保认证。”在新野县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年过七旬的张大爷在分区域引导员的协助下完成了业务办理。针对县域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老年人等群体的办事痛点,该县打破传统窗口局限,创新推出“走出窗口,走出大厅”服务模式,开展事前辅导,帮办代办。

每日安排分区域引导员在自助服务区驻点,提供“一对一”指导,今年已协助群众完成线上申报、材料扫描等服务1200余次;组建“红色代办队”,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代填代报、上门取证等服务,累计开展上门服务460人次;在1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受理专窗,下沉社保缴费、不动产登记等179项高频事项,打造“15分钟办事圈”。

宣传破圈:从“被动咨询”到“主动触达”

“看了抖音直播才知道,开办小吃店能‘一套材料、同步审批’,还省了公章费!”刚拿到营业执照的创业者王先生说。为破解政策知晓率低的难题,该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在政务公众号、抖音号推出“一件事小课堂”,上传导办小视频,将繁琐复杂的办事指南梳理成清晰直观的简易流程,其中直播解读专场单场观看量达4200人次,回看点击量超3万次;在政务大厅设置二维码墙,集成33个“一件事”办事指南,群众扫码即可获取流程图,实现“纸质零携带”;组织“政策宣讲队”探索“流动审批站”服务新方式,发放《便民服务手册》500余份,现场解答疑问100余个。

特色定制:从“标准清单”到“本土套餐”

“没想到白酒小作坊审批能‘打包办’,省了来回跑部门的功夫!”新野县某白酒企业负责人刘先生拿到整合后的许可证时感慨道。立足本地产业特色与民生需求,全县在落实省级清单基础上,创新推出3类特色“一件事”套餐。

产业适配套餐:针对本地玩具产业集群发展,将营业执照、印章、税务、社会保险、银行预约开户等7个事项整合为“玩具企业开办一件事”,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民生高频套餐:梳理新生儿出生、退休养老等6类全生命周期事项,平均减跑动83%、减环节82%、减时间85%、减材料76%,50%以上表单信息免填写;

项目攻坚套餐:建立重点项目“专班盯办”机制,推行“承诺+容缺”审批,某玩具加工项目审批提速80%。

截至目前,该县“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量达64000余件,按时办结率连续一年保持99.8%以上。该县将完善咨询辅导体系,探索智能问答等便民服务场景,做细做优线下帮办代办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