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策明明白白,挂号的基础费用不用交了,心里舒坦!”2025年10月20日,检察干警再次前往医院对一起公益诉讼案件的整改效果进行“回头看”时,一位大爷指着“60岁以上老年人免普通门诊基础挂号费”的标识笑着道出了心声。
2025年7月9日,新蔡县人民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反映,称存在部分公立医院没有落实公立医疗机构免收老年人就医普通门诊基础挂号费的现象。
面对此类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系统性问题,传统“个案为主、人力核查”的法律监督方式往往力有不逮——违法点分散在海量支付行为中,单靠个别线索或抽样调查难以全面掌握实情,更无法精准测算整体受损规模。为突破这一监督困境,新蔡县人民检察院决定转换思路,依托数字检察战略,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公益诉讼监督实践。
2025年7月15日,检察干警调取了县内两家主要公立医院2023年至2025年之间的197.8万条门诊挂号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筛查与碰撞比对后发现,尽管有明文规定,但两家医院两年间仍持续向60岁以上老人收取了本应免除的普通门诊基础挂号费,累计涉及超过45.9万人次,金额高达22.9万余元。
数据比对结果的异常,指引着检察官进行实地核查。2025年7月22日,检察干警前往县内各公立医疗机构实地调查,发现各医疗机构收费窗口均未设置任何关于免收老年人基础挂号费的明确提示,实际收费中也未将基础挂号费用免除。这项本应传递社会关爱的优待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悄然落空,无形中加重了老年群体的就医负担,也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了损害。
2025年8月7日,新蔡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直指问题核心,督促其立即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免收基础挂号费的优待政策全面落实,推动其举一反三,指导全县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性排查,并通过设置清晰标识、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服务流程等方式,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检察建议送达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一场围绕保障老年人就医权益的整治行动在全县医疗系统内展开。从建章立制、下发专项通知,到推进信息系统改造、在计费系统中精准设定基础挂号费减免规则;从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到在各大窗口统一张贴“免基础挂号费”优先标识、安排专职导医;乃至拓展开展免费体检、健康宣教等延伸服务……一系列扎实举措密集落地,构建起保障老年人便捷、优惠就医的长效机制。
检察监督并未止步于“一发了之”。在检察建议送达后,检察干警持续跟踪问效,密切关注整改进度。很快,从县人民医院到各乡镇卫生院,多家医疗机构纷纷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公示老年人优待信息,准确说明基础挂号费减免政策,并接受社会监督。
如今,走进新蔡县各公立医院,老年人就医优待政策已从“纸上条文”转化为“身边温暖”。这场由大数据触发、检察监督推动、行政部门协同的公益守护实践,不仅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老年群体,更织密了老年人权益保障网,让科技之智与检察之责深度融合,在守护“夕阳红”的路上书写更多司法为民的温暖篇章。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