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5年度中国钢结构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在南宁举行,中铁十局一公司研发的《超百米高度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厂房建造关键技术》课题,凭借突出科研成果与创新应用,斩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该公司在钢结构施工领域推动交通基建技术变革的又一实践。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5A级社会组织中国钢结构协会设立,是行业关注度最高的奖项之一,且具备国家奖推荐资格。此次获奖,标志着中铁十局一公司在特殊复杂钢结构施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据悉,该获奖课题对应项目为高度116米、跨度140米、长度90米的网格钢结构厂房。项目团队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外实验及工程应用,探索大型钢结构厂房施工关键技术,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成果包含三大创新方向:一是揭示厂房大门开关状态下屋面风压分布规律,提出体型系数修正方法,确定基于位移响应统计特征的风振系数;二是研发焊接球节点装配式与焊接式加固技术,构建承载力预测模型及计算方法,阐明节点受力机理;三是创新连续外扩累积提升安装技术,实现超高大跨网架结构近地面整体安装,保障施工精度的同时降低高空作业风险。该项目落地,意味着公司已全面掌握高大厂房提升关键技术,为同类项目奠定基础。
近年来,中铁十局一公司落实中国中铁科技创新战略,锚定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通过体系改革、资源整合、技术攻坚,在铁路营业线改造、城市轨道交通、特殊桥梁等领域突破创新。近五年,企业创新成果“量质齐升”,省级工法总量增长超30%,2025年授权发明专利提升近100%,形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良性循环。
公司以DeepSeek大模型为核心,融合GIS地图、物联网技术,研发铁路营业线施工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依托AI视频分析、边缘计算,该系统实现安全风险毫秒级预警、人员行为精准识别,0.1秒捕捉列车接近隐患,24小时抓拍违规行为,“一张图”集成全域数据,提前48小时预判天气风险。目前,系统已落地6个重点项目,投用200余台智能设备,触发500余次有效预警,综合预警准确率超95%。
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联盟”,聚焦“铁路营业线数智化改造”,输出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实现运营铁路营业线作业“智能监控+智能管控+智能报警”全流程升级;深化产学研融合,攻克铁路营业线站场改造中工务、电务一体化协同施工等难题,并在高原健康保障项目取得成果。
人才建设方面,公司以重点项目为培养阵地,按“精准引进、重点培养”原则,将25名新员工分配至潍宿5标、8标重点项目工程部,配备骨干一对一指导;组织7名往届优秀见习生与新员工交流,开展两轮68人次技术人员实操轮训,覆盖放样测量、连续梁工艺等业务,夯实人才根基。
(图片由 孙金晓、井永军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