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以花为媒 激活全域文旅新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0 10: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0 10: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菊香满溢古城。在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盛大举办之际,开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菊花为媒,精心策划“首届菊花产业博览会”、“首届菊花藏品与衍生产品展”两项特色活动,持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推动菊花文化节从传统的“花事观光”向更深度的“文化沉浸体验”转型,为这一传统菊花盛会注入了全新活力。

以产业为翼,集聚发展新动能。10月18日,为期七天的首届菊花产业博览会在龙亭景区东门举办,聚焦菊花衍生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汇聚来自杭州、黄山、麻城及开封本地的28家菊企,集中呈现涵盖菊花茶、菊花瓷、文创产品、日用配饰与工艺品等多元类型的菊花主题商品,展现出菊花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健康、体验、文创等领域的全面拓展。

开封作为菊花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菊花种植面积达5518亩,年产值突破1.54亿元,拥有菊艺大师与新秀共21位,A级以上菊企29家,其中千万元级规模企业达15家。菊花产品畅销全国,覆盖观赏、饮用、食用及文创四大门类,展现出强大的产业辐射力与品牌影响力。

作为本土代表企业,开封菊华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菊文化+宋文化”为内核,打造出集农业、观光、加工体验为一体的三产融合菊花农业产业园,成功注册“徽宗菊”品牌,开发出菊花茶、眼贴、糕点、酒饮等一系列衍生品,还传承种植了古菊谱里记载的宋徽宗亲自培育的御爱菊,并成功将园区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开封礼物”和地理标志产品代表,充分体现开封菊花从产品到品牌、从农品到文创的升级路径。

以文化为脉,活化千年菊史。首届菊花藏品与衍生产品展于10月18日在开封文化客厅正式启幕,本次展览以“菊脉流转”为主线,设立文化溯源、菊与开封、产业格局与未来展望等多个特色展区,通过丰富的实物藏品、图文展板及产业成果,系统梳理菊花文化的千年演进历程,展现开封与菊花之间绵延不绝的历史渊源,为游客奉上一场融合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鉴赏盛宴。

文化溯源展区系统呈现了菊花从《夏小正》记载至宋代赏菊蔚然成风的发展脉络,展出包括菊纹瓷器、非遗剪纸、汴绣长卷等主题藏品,充分展现菊花文化的多元表达。展区还特设菊花主题书画展,汇集开封当代书画名家以菊为题创作的作品,于笔墨丹青间尽显菊之风骨与地方艺术特色。

菊与开封展区深入阐释开封作为世界菊文化传承地、菊展发源地、首部《菊谱》诞生地、中国现代菊花事业组织发端地以及多项菊花吉尼斯纪录创造地的独特地位,结合“汴菊美十谈”,有力印证“世界菊花源起中国,中国菊花根在开封”的文化共识。

产业格局与未来展区首度披露建设全国首个综合性中国菊花馆的规划愿景,提出“场馆+节庆+产业”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策略,为菊花文化的永续传承指引方向。同时,聚焦菊花的现代价值与长远发展,呈现以开封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菊花文化发展路径,解读菊花特性与“汴菊”优质品种,展示科技赋能下菊花在食用、药用及康养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图/姚子文 李新义)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