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连两岸,共塑瓷韵新声——2025海峡两岸(景德镇)陶瓷文化交流活动温情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0 10: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0 10: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0月18日,在金桂飘香的秋日,千年瓷都迎来了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盛会。以“两岸共塑·瓷韵新声”为主题的2025海峡两岸陶瓷文化(景德镇)交流活动在陶源谷容美术馆隆重举行。

以瓷为媒,共叙亲情

本次活动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指导,民革江西省委会主办,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珠山区委区政府鼎力支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强等领导,与来自宝岛台湾的陶瓷艺术家代表团共聚一堂,在融融秋意中共话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枫红霜白,橙黄橘绿,秋叶缠绵,又是人间十月天。”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王筱松诗意的开场白,为这场亲情聚会奠定了温暖基调。会场内,两岸艺术家亲切交流,真诚握手,生动诠释着“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文化根脉,心灵共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民革江西省委会瓷画院院长刘文斌引用古诗,道出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他表示,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将两岸同胞紧密联结在一起,承载着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台湾交流团团长王丽珠难掩激动之情:“能够来到中国千年文化古都景德镇,非常兴奋!感觉十分亲切。”她表示,景德镇瓷器在台湾享有盛誉,这次能亲临瓷都,深入探寻陶瓷艺术之美,令她倍感荣幸。

台湾艺术家马芳渝的发言更让人动容。祖籍安徽的他,来到景德镇和婺源后,白墙黑瓦的景致唤醒了他心底的乡愁。“这里承载着中华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是无数文化从业者心向往之的地方。”这番话语,道出了许多台湾同胞对文化根源的深切眷恋。

搭建平台,深化交流

民革江西省委会主委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持续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和陶瓷文化交流,依托南昌职业大学这一“江西省对台交流基地”,已成功举办12届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通过青年学生交流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为两岸同胞搭建起多元化交往桥梁。

景德镇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小平代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落实惠台利民政策,努力为台湾同胞在景德镇投资、创业、研学、生活创造更优环境。他诚挚邀请更多台湾朋友来景追梦、筑梦、圆梦,共同参与瓷都高质量发展。

共塑未来,谱写新篇

南昌职业大学理事长章跃进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交流的意义:“一捧泥土,经过匠人之手,淬火成金,变为精美的瓷器;一份情谊,通过文化交流,绵延不绝,筑起心灵的桥梁。”

在热烈的掌声中,齐续春副主席与两岸代表共同启动开幕式,将活动推向高潮。随后,与会领导移步交流笔会现场,观摩两岸艺术家即兴创作。笔墨与瓷釉交织,灵感与情感碰撞,艺术家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实践着"共塑瓷韵新声"的主题。

正如王丽珠女士所言:“艺术文化的交流无界线,能将双方情感揉为一体的就是同文同种的中华文化。”在景德镇这座被窑火淬炼千年的城市,两岸同胞共同守护着不息的文明之火,携手谱写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