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韵悠扬,盛会如约。10月18日,第22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陶博城盛大开幕,以“1+3+6”总体框架搭建起全球陶瓷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高端平台,吸引30多个国家的知名品牌与千余家企业齐聚一堂。作为深度关注陶瓷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专业机构,厦门数创寰球文化产业研究院景德镇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度参与其中,在这场“全民瓷博、全城狂欢”的盛会中,景德镇卓铭陶瓷有限公司携“甄山南窑”品牌惊艳亮相,以传统工艺为根、文化创新为魂,成为诠释“何以景德镇”的生动注脚。
(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深耕陶瓷领域近二十载的卓铭陶瓷,是瓷都产业创新力量的典型代表。公司前身为2006年创立的卓铭陶瓷厂,现坐落于景德镇陶瓷科技园区国家级孵化基地内,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注册资本1000万元,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依托景德镇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与技艺积淀,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设备,聘请多位陶瓷艺术家参与创作,构建起“陶瓷酒具设计、成型、烧制”一体化创新体系,在细分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此次瓷博会期间,其展区通过系列精品,直观呈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彰显了本土企业的扎实实力。 相较于企业的产业根基,“甄山南窑”品牌则承载着唐窑文化复兴的使命。该品牌源自乐平南窑遗址文化,其历史早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主脉,是唐代陶瓷工艺的重要实物见证。卓铭陶瓷此次重点展出的“甄山南窑”系列作品,以“还原唐窑质感、融入禅意美学”为核心,将南窑遗址的古朴工艺与乐平古寺的禅意文化相融合,涵盖酒具、茶具、香器等多元品类。
(卓铭陶瓷文创产品)
以唐代“葫芦形酒器”的经典形制为原型,创新融入现代绳艺编织、珐琅彩饰与吉祥纹饰设计——色彩绚丽的多色葫芦酒具,将传统器型与当代潮流审美结合;“马上发财”青瓷酒器,以唐代战马造型为灵感,辅以描金云纹与吉祥寓意铭文,既还原了唐窑器物的气韵风骨,又通过现代工艺赋予其时尚表达;小巧精致的青瓷、粉瓷葫芦香器,搭配珐琅彩“纳福”挂饰,在器型细节中复刻南窑器物的古朴比例,于装饰语言里注入当代生活美学,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承载唐窑技艺与现代创意的文化载体。
(“千馆之城”文创精品展)
“瓷博会的‘开放包容’理念与我们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卓铭陶瓷负责人吴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展会搭建的“千馆之城”文创精品展,让“甄山南窑”这一文化IP快速走进公众视野。开展首日,驻华使节团与国际陶艺专家纷纷驻足展区,对其“以器载文”的创作理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卓铭陶瓷为传统窑口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有益借鉴。这种认可既源于作品的工艺价值,更得益于品牌对文化根脉的深刻把握。未来,卓铭陶瓷规划以瓷博会为契机,推动产业与文化双升级。短期内将加快“甄山南窑”系列产品市场化进程,借助展会引入的头部电商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长期则以品牌为核心,构建集文化研究、产品研发、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同时计划通过研学活动让南窑文化走进校园,联动乐平文旅资源打造文化IP矩阵。 从唐窑遗珍到当代良品,从企业制造到文化传播,卓铭陶瓷与“甄山南窑”在瓷博会上的精彩亮相,正是景德镇陶瓷产业“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生动缩影。把瓷博会“会展流量”持续转化为“产业增量”,这支兼具实力与情怀的本土力量,将为千年瓷都的文化复兴与产业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厦门数创寰球文化产业研究院 卢蕴彬 霍梦寒 王豪 王冰玉 李艺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