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里维埃拉艺术家”国际奖于法国尼斯国家体育博物馆盛大举办,这一国际知名的艺术奖项旨在表彰艺术家卓越的艺术贡献与成就,现场云集收藏家、评论家、记者及文化领袖等各界人士。法国里维埃拉作为孕育莫奈、雷诺阿、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沃土,始终以深厚的艺术底蕴与璀璨的艺术光辉闻名于世。该奖项正是为了致敬那些通过作品触动人类灵魂深处,兼具创新精神与深刻人文共鸣,并将丰沛的情感、思想与创造力回馈社会的艺术家,同时该奖项肯定了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作为对话、反思和变革力量的持久作用。
现居旧金山的艺术家兼设计师王婧,凭借其在艺术领域的杰出表现受邀荣膺此奖,她的创作与该奖项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形成了深刻共鸣。
王婧的获奖作品《艺术9号:访客的步行道——互动、影响与扩张》(又名《私语》)出自她标志性的艺术设计系列作品:《图案飞跃》——这是一个涵盖诗歌、视觉艺术和用户体验设计的跨领域作品。
独树一帜的艺术创作,跨越媒介的深度对话
《图案飞跃》的核心,在于探索个人和群体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重新解读和定义自身的文化身份。为此,王婧在创作中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她以视觉艺术挖掘潜意识中隐藏的情感并进行深度思考,运用诗歌完成情绪表达和情绪观察,并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王婧认为,图案,作为文化锚点,是承载文化信息、激活文化意识、唤醒个人和群体文化情感的重要载体。她将个体、社群和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即第三层城市肌理。不同于传统的地域文脉,第三层城市肌理以图案为载体,在横向与纵向上连接起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呈现出相互碰撞且衍生变化的符号特征。在王婧的艺术创作中,她进一步运用了抽象的视觉表达,将步行路线与历史图案相融合,塑造出抽象的人物形象,巧妙地隐喻了人类日常生活中潜藏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情感。
获奖作品《艺术9号》:文化体验与传播的力量
作品《艺术9号:访客的步行道——互动、影响与扩张》生动诠释了文化体验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王婧认为,对游客而言,探索往往是一个自发且随机的过程。当游客穿梭于城市主干道和主干道之间的小路时,个体之间的文化体验也因行走路线的相异而不同。这种个体体验会以多种形式参与公众交流,比如口口相传,旅游博客及其评论,互联网讨论等。这些交流在时间维度上会进行积累,逐步扩大,最终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作品中居于画布左下方、占据三分之二画布面积的游客步行路线,形成了两张抽象的人物面孔,他们仿佛在窃窃私语。这象征着,在持续的城市探索中,分享与互动不断交织,最终沉淀为一种间接的印象式体验。画布右侧,城市道路如网络般向外延伸、扩张,暗示着游客的体验会通过各种媒介随时间的推移而传播,从而从游客的视角传递出对城市及其文化体验的独特诠释。
这个传播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喧嚣,但在平静的外表下,却暗藏着强大的力量。因此,这幅作品还有着另一个名称:《私语》。
关于王婧
王婧拥有跨学科背景,先后获得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加州艺术学院交互设计学硕士学位,并具备扎实的艺术实践基础。她擅长将多元思维与直觉表达无缝融合,以此为核心驱动力,创作出兼具艺术性与设计感的作品,先后斩获缪斯设计奖、泰坦商业奖、新锐女性艺术家等重要奖项。
其作品影响力广泛,多次在国际上亮相,不仅登陆记忆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伦敦设计节、纽约设计节等国际平台,还获得《视觉艺术杂志》《艺术家谈》《纽约周刊》等专业媒体的发表与推介。
艺术即思想
回顾自己的创作愿景,王婧说道:“作品的思想维度是其艺术价值的核心,它奠定了作品的思想性、探索性与启发性,并以此引领观者进入反思,从而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深远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设计、思考、策略、愿景,甚至态度,都天然相连的。它们是人类理解、诠释并回应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方式。
对于我而言,我的创作实践旨在探究那些潜意识中未被充分发掘的情感,并将其视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核心源泉。我借助诗歌观察读者情绪,凭借视觉艺术进行深度思考,以此实现从个体印记到公共叙事的升华,并最终参与集体意义的塑造。”
“法国里维埃拉艺术家”国际奖将此殊荣授予王婧,不仅标志着王婧跻身于塑造全球创造力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也彰显了对艺术恒久价值的认同——它始终是对话、反思、情感转化与认知变革的重要力量。(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