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染,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的街巷渐渐苏醒,专卖稽查员朱益已整理好制服,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走访调查。从海南军营的号令场,到桑植的阡陌间,再到如今慈利专卖稽查的前沿,生于1990年的他,用十七年时间,在三片不同的“战场”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警卫员:军营淬炼显担当
2008年,十八岁的朱益穿上了海军蓝,成为一名海军部队的警卫员。那些年的夏天,海风咸湿,海南的日头晒得迷彩服泛白。天还没亮,起床声划破寂静,朱益和战友们一跃而起,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叠整齐、捏出棱角—“豆腐块”背后,是纪律,更是态度。
每日五公里武装越野,背包绳勒进肩膀,汗顺着脊梁往下淌,脚步声和喘息声混杂在一起,没有人掉队。战术训练场上,一声令下,全员扑倒、匍匐、跃进,手肘磨破皮、作训服沾满泥沙是常事。班长是东北老兵,嗓门亮、眼神厉,总说:“部队不养闲人,更不养怂人。是兵,就得有个兵样——令行禁止,刻进骨头里!”那句话,朱益一直带在身上,像另一枚军徽。
五年军旅,把他从青涩少年磨成了硬朗军人。它不仅给了他一身体能、一副脊梁,更给了他一把看不见的尺——一头量担当,一头量言行。
勤务兵:营销赋能优服务
(朱益下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2014年,朱益进入张家界市桑植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营销部门。面对全新的领域,他拿出了新兵报到般的认真与热忱。一本磨旧了的笔记本,是他最亲密的“战友”,陪他走遍辖区每一家零售店。“小张刚开店,对卷烟销售还不太了解,得每周多跑一趟”“赵婶年纪大了,一个人看店,要帮忙整理货架”“王家店面小,需要推荐适销对路的产品”......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见证着他的用心。
最让他挂心的是一位住在山坳里的李叔。为了帮这位老人改善经营,朱益一年间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协调货架、安装系统、传授经验,就连怎么摆放商品更能吸引顾客,他都手把手地教。为了帮助更多像李叔这样的人,他组织乡镇零售户成立“互助合作小组”,共覆盖4个乡镇60余家零售户,定期开展经验分享、技能比武、观摩交流等活动,形成“先进带后进、合作促提升”的良好生态。
朱益持续推行精准指导、精细管理、精益服务的“三精”工作法,建立零售户档案,针对零售户特点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针对山区小店,他积极探索“卷烟+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帮助农村零售户拓展增收渠道。针对城镇零售户,他通过“最美零售终端”打造活动,应用现场管理模式,指导客户进行分区陈列、明码标价、特色陈列,通过示范街建设,带动片区客户整体提升店面形象。
“小朱啊,实在!有啥事找他,放心!”零售户们朴实的话语,是对朱益工作的最高肯定。崎岖的山路见证了他的足迹,小小的零售店里留下了他的温度。他懂得,营销的刻度,不在销量数字的多少,而在心与心贴近的程度。他把部队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化作了田间地头、小店门前的真诚笑容与切实行动。在营销工作的日子里,他是每一位零售户的专属“勤务兵”。
排头兵:专卖亮剑护市场
(朱益在卡口检查)
2024年朱益转岗成为慈利县烟草专卖局一名专卖稽查员,他迅速适应角色转换,成为守护市场秩序的专卖“排头兵”。
“王队长,这辆车动向异常,可能是在非法收购、囤积卷烟。”今年七月,朱益发现一条涉烟线索并迅速上报给专卖稽查大队的大队长。经过缜密部署和连续多日的艰苦蹲守,慈利县专卖稽查大队精准出击,一举端掉一个隐蔽的仓储窝点。 部队里练就的敏锐观察力和沉着冷静,让他在新岗位上如鱼得水。
工作以来,朱益积极践行“宣教结合、管服并重”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各项市场监管措施。一方面,他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市场检查的重点,严格落实校园周边距离管控要求,对幼儿园、中小学周边零售户开展排查清理,共走访零售户三十余家,同时积极参与“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作为普法志愿者,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提高青少年对卷烟危害的认知,从源头上杜绝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另一方面,他以“日常检查+重点监管+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为切入点,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加大检查力度。今年以来,他与邮管部门联合对物流寄递站点开展检查二十余次,与高速交警联合在高速出入口开展夜间排查,共检查可疑车辆一百三十余辆,切断卷烟非法流通渠道。
如今,朱益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三张照片:海军蓝的军装照,记录着青春的淬炼;与零售户的合影,留存着温暖的笑容;稽查现场的工作照,见证着责任的重量。照片旁边,是几本磨旧的工作笔记。
“身份变了,但军人的本色不能变;职责变了,但服务的初心不能改。”这是朱益经常说的一句话。十五年来,从军营到地方,从营销到稽查,变化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那颗赤诚的“兵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朱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覃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