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7日(记者 宋平)在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香港如何在中美博弈中稳步转型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灼见名家传媒于10月24日在香港举行周年论坛暨十一周年庆典,以“国际新形势下香港如何转型”为主题,邀请多位政经学者及业界精英进行深度解析。
论坛由灼见名家传媒社长兼行政总裁文灼非致辞。他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香港过去赖以成功的模式已不再适用,现在正是转型的关键时刻。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通过视频致辞表示,香港历经多次成功转型,前路亦充满机遇。他强调,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享有国家机遇与国际机遇叠加的双重优势,近年来在多项国际排名屡创佳绩,展现了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他指出,北部都会区建设、新兴创科产业发展,将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巩固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香港证监会前主席、中国证监会前首席顾问梁定邦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面临五方面的挑战,包括大国博弈、新加坡金融竞争、迪拜金融业崛起、结构性依赖及人才流失。他表示,香港可以通过在数字金融与央行数字货币、建立多元化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确立国际商业调解全球中心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地位,来提升竞争力,并增强应对地缘政治冲击的韧性。
在政策与城市发展讨论环节,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表示,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以及中国国家地位和实力不断提升,香港公务员需加强对国家和全球局势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拓展经验,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香港大学教授张炳良认为,香港应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香港大学教授陈家强指出,优化国企来港上市程序是香港金融转型的关键,香港作为国家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应积极加强与中央的沟通,完善自身金融制度,让香港金融市场更加活跃,吸引更多企业来港集资。
在科技与产业发展环节,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可创造逾万亿港元经济增长潜力,并提出飞行安全、应用为王、政府引导、技术支撑等四大要点。汇珩资本主管合伙人梁颕宇表示,香港可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及诺贝尔奖得主参与创新,她认为需加强对青年人才培训。京东集团副总裁沈建光指出,香港在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尤其是金融科技领域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远知行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创始人兼行政总裁韩旭则表示,他曾到多个城市进行考察,认为香港交通便利、毗邻内地,适合企业发展,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落地的理想平台。
与会嘉宾从政策、产业、金融与科技等多维度梳理香港转型路径,展现香港在新国际形势下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发展机遇,并彰显其在持续打造国际金融、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中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