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湖南桑植县澧源镇,薄雾还未散尽,一片片烟田里已人影绰绰。身穿红马甲的烟草志愿者们正弯腰俯身,娴熟地将翠绿的烟苗植入大地;“6·18”特大洪水退去后的街头,同样的"红马甲"们挥汗如雨,一锹一锹地清理着厚重的淤泥;而在社区巷陌,定期清扫的身影早已成为居民熟悉的风景......这一幕幕暖心画面,正是桑植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志愿服务融入血脉、化为行动的生动写照。
助力烟农做“加法” 用汗水浇灌产业希望
(志愿者助力烟苗移栽)
“株距要准,深度要够,苗要栽正——这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咱对烟农的承诺!”在澧源镇的烟田里,有着20年烟叶生产经验的老技术员王志明一边示范,一边对年轻志愿者们叮嘱。
时值四月,正值烟叶移栽的关键时节,桑植县局(分公司)组织10余名志愿者成立“助农服务队”,开展“助力移栽促增收”活动。
在连片烟田里,志愿者们与烟农们默契配合,运苗、分苗、栽种、浇水、覆膜,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年轻同志抢着干重活,负责搬运烟苗和浇水;老同志则凭借丰富经验,负责技术指导和品质把关。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背,泥土沾满了双手,但当看到200余亩烟田披上新绿,一排排烟苗在春光中昂首挺立,志愿者刘小铜抹了把汗笑道:“这一株株烟苗,就是乡亲们增收的希望!”
今年以来,桑植县局(分公司)已开展此类助农活动5次,累计投入志愿者80人次,帮扶烟农58户,高效完成了800余亩烟田的移栽工作。这份沉甸甸的“春耕答卷”,不仅缓解了烟农的用工难题,更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写在了广袤田野上。
应急清淤做“减法” 用担当抚平暴雨创伤
(志愿者帮忙清扫灾后垃圾)
“洪水退到哪里,清淤保畅就要跟到哪里!”这是“6·18”桑植特大洪水过后,桑植县局(分公司)应急志愿服务队立下的军令状。洪水刚退,县局立即组织45名志愿者,分成3个突击队,奔赴受灾最严重的澧源镇老街社区开展清淤大会战。
现场情形触目惊心:淤泥厚达20多厘米,杂物四处散落,沿街商铺进水严重。志愿者们脚踩泥泞,手持铁锹、扫帚,分段包干、协同作业。许多男职工直接跳进齐膝深的淤泥中,一锹一锹地将淤泥铲装上车;女职工们也不甘示弱,细心清理着下水道口的堵塞物。经过连续8个小时的奋战,共清理淤泥垃圾10余车,恢复街道1.2公里。
“要不是烟草局的同志们来得及时,我们这些店铺至少要停业半个月。”老街社区便利店老板陈春娥感激地说。此次应急清淤行动,不仅让受灾街道重现整洁容颜,更温暖了受灾群众的心。志愿者们用满是泥泞的双脚,踏出了“人民烟草为人民”的坚实足迹。
美化环境做"乘法" 用坚持擦亮文明底色
(志愿者清扫街道垃圾)
在桑植县城区的主要街道上,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认真清理着街道两旁的垃圾杂物,这是桑植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正在开展的“爱我家园”街道打扫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不仅要打扫干净,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孙谢葳介绍到。桑植县局(分公司)创新实施“路段包保+动态保洁”的工作模式,将责任街道划分为6个区段,每个区段由5-6名志愿者负责,重点清理卫生死角、规范车辆停放、清除“牛皮癣”。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街道打扫活动6次,参与志愿者90余人次。
尤为可贵的是,这项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看到志愿者们这么认真打扫,我们商户也都自觉维护起门前卫生。”沿街商铺的店主王群英对志愿行为大加赞赏。如今,主动参与街道打扫的商户和居民越来越多,“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共治氛围日益浓厚,周边的环境也在大家的努力下更加明亮、整洁。
今年以来,桑植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志愿服务作为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持续拓展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累计开展“金叶助农”“生产帮扶”“应急先锋”灾后重建、“爱我家园”环境整治等主题志愿活动组织服务23场,参与员工18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120小时,惠及群众800余人次,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从应急抢险到日常服务,桑植烟草人始终以赤诚之心服务社会、以实干担当回馈人民。那一抹温暖的“志愿红”,不仅点缀着桑植的山山水水,更浸润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展望未来,桑植县局(分公司)将继续厚植责任情怀,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温暖力量。
(姜名 彭雨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