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 再出发 第十届冬博会在首钢园开幕

向世界,再出发!为期4天的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周四(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开启。

向世界 再出发 第十届冬博会在首钢园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 2025-10-16 20: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6日电(记者 孙晓晨)向世界,再出发!为期4天的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周四(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开启。今年是冬博会成功举办的第10年,10年间冬博会已经成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展,国际冰雪产业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冬博会汇聚了来自奥地利、意大利、加拿大、芬兰、斯洛文尼亚等冰雪强国,以及Elan、意大利Technoalpin、Doppelmayr等500余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参展,200多名全球顶级嘉宾参与发言、研讨,充分展现全球冰雪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未来合作机遇。

议全球冰雪大势谈产业蓬勃未来

当前,冰雪运动及冰雪经济在全球持续升温。众多国家正努力挖掘冰雪旅游资源,促进冰雪经济朝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通过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来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搭建高水平国际冰雪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国际冰雪经济合作平台,为冰雪产业发展指明发展方向。

本届冬博会开幕式现场,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冰雪的跨越式发展,根植于国家战略的引领。从政策支持到技术应用,从装备突破到人才培育,冰雪经济已成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区域发展、服务国家“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力量。冬博会十周年,以“向世界,再出发”为主题,既是对冬博会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冰雪产业全球化合作新征程的庄严宣告。展望未来,冬博会要秉持“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前瞻的视野,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推动冰雪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迈进。让冰雪运动成为连接不同的文化与文明的桥梁,为世界冰雪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在致辞中表示,石景山作为冬奥会的重要承办区,这十年,实现了从首钢炉火到冰雪圣火、从工业锈带到冰雪秀带的华丽蜕变。逐步构建起“赛事引领、产业集聚、全民共享”的冰雪经济生态体系。赛事经济领域,首钢滑雪大跳台承接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首钢冰球馆承办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更通过“冰乒转换”创新举办了WTT中国大满贯。产业发展领域,率先出台冰雪产业专项政策,今年还发布了《促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形成了涵盖装备研发、场馆建设、教育培训、赛事运营的完整产业链。全民参与领域,连续11年打造“市民快乐冰雪季”,在商圈、社区、浅山林地等搭建冰雪消费场所,持续地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建设成果。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理事长霍建军在致辞中谈及,中国冰雪文旅产业近年来乘着政策的东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3到2024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了4.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5247亿元,预计今年冰雪季,冰雪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300亿元。冬博会与旅游装备展的联合举办,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行业盛会,为企业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空间,帮助企业进一步突破行业壁垒,促进冰雪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产业资源互补与对接。

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意大利奥委会主席、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组委会主席乔瓦尼·马拉戈在冬博会开幕式主题演讲中谈到,冬博会十周年,充分彰显了冬博会作为全球冰雪运动领域重要标杆的地位。冬博会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杰出的遗产之一,这一具有延续性、生命力的遗产持续汇聚全球力量,凝聚着体育、创新与合作的价值。近几十年来,亚洲地区对体育的热情显著增长,伴随着大量投资和公众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体育运动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期待欢迎中国运动员、粉丝、媒体代表、各代表团,来到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2026年冬奥会。

奥地利蒂罗尔州州长安东·马特尔,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奥运金牌第一人武大靖,国际无舵雪橇联合会主席(FIL)埃纳斯·弗格力斯,国际滑雪和单板滑雪联合会主席(FIS)约翰·埃利亚施,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WCF)博·威灵,国际冬季两项联盟主席(IBU)奥勒·达林等组织结构负责人代表以不同形式带来致辞与主题演讲。此外,开幕式期间,举行了隆重的冰雪形象大使荣誉授予仪式和冬博会十周年仪式,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奥运金牌第一人武大靖,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佟健,冰壶世界冠军王冰玉被授予冰雪形象大使。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十五冬辽宁省筹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佟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尔特,长白山管委会副主任王涛,天津体育局二级巡视员王欣等省市地区相关领导,以及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在冬博会十周年主题对话环节,亚洲数据集团北京总经理李莉作为主持人,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乐思华,芬兰驻华大使馆参赞康洛林,北京冬奥申委原副秘书长兼体育部长、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竞赛执行指挥、奥林匹克金质奖章获得者赵英刚,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淑红,意大利天冰集团亚洲区销售总监Michael Mayr,融创中国执行总裁兼热雪奇迹总裁路鹏,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罗赟,围绕“冰雪十年 破局前行”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嘉宾针对全球冰雪产业发展、中国冰雪经济发展、冰雪产业创新、冬博会平台价值影响等维度,为冰雪事业的接续发展提出意见想法。

在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的陪同下,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北京市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钟棉棉,辽宁、新疆、吉林、河北、天津等省市领导,世界冠军,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冠军之路全国组委会负责人,参观了意大利天冰、奥地利国家展团、石景山、申沪冰雪、北京卡宾、辽宁、新疆、热血奇迹、雪伊兰、长白山、约顿气膜、华冰体育、iLab、八达岭低空科技、富港万嘉、启功、同方股份、普天轨道、恒源喷泉、郴州奥宝等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外冰雪领先品牌展区,了解全球冰雪产业发展趋势,交流发展经验,提出发展建议。

展全球冰雪成果呈冰雪经济热点

十周年的冬博会,迎来发展的又一高潮。冰雪强国、国际体育组织、冰雪强势品牌等全球优质冰雪资源齐聚冬博会现场,在冬博会平台发出冰雪最强音。

本届冬博会总面积近2万平米,现场设置冬季及高山技术、国家组团展区、国内冰雪经济集聚区、冬季旅游目的地、冰雪个人装备、冰雪院校及产业服务、旅游景区装备、冰雪文化及赛事展览展示区域。意大利天冰、奥地利Axess集团、Radskier、斯洛文尼亚雪伊兰、挪威特模森、日本安比国际度假村、西武王子酒店及度假村、加拿大时曼、深圳申沪冰雪、威海酷动极限、北京卡宾、华冰/世纪星、雪族体育、iLab,从造雪技术、冰雪运动装备、场馆设施到旅游服务,展商覆盖上游装备制造、中游场馆建设与运营、下游旅游服务及终端消费等各环节,全面呈现冰雪产业的最新成果。展会展出多项冰雪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奥地利多贝玛亚索道集团、Sunkid、WINTERSTEIGER AG、意大利Neveplast、美国埃尔普、Microgate、加拿大Taiga、美国airkipp、启功,涵盖索道、计时系统、旱雪材料、无板滑雪、及雪场设备等关键领域,展现冰雪运动背后的科技支撑。场景应用方面,富港万嘉智能烹饪设备、无人机技术等创新成果在景区与雪场服务中实现融合应用。此外,恒源喷泉、清华同方展示了景区应用的综合性视听艺术,为冰雪文旅项目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解决方案。

新疆、辽宁、吉林长白山等传统冰雪地区集中亮相,其中辽宁主推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预热,希望借助十五冬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带动冰雪经济发展,为我国冬季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四川、云南等南方省份以及室内滑雪品牌亦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我国冰雪运动与旅游“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进成效,全国多地冰雪资源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人民大学滑雪协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滑雪协会、中央美术学院滑雪协会、经贸雪协、中国传媒大学滑雪队、北京大学学生滑雪协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滑雪协会,以及北京、张家口等地滑雪协会积极参与,展现冰雪运动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大众推广等方面的坚实基础与系统布局。

雪屋、模拟滑雪器、雪坡道、冰球、冰壶道、冠军见面会、乒乓球互动体验区、冰雪潮玩市集、二手冰雪装备市集、冰雪主题摄影展、脱口秀专场表演及软式曲棍球邀请赛等多项活动,融汇运动体验与文化传播,有效增强展会的互动性、趣味性与参与感,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十年冬博会,进一步拉进冰雪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将全球顶级冰雪以交互体验的方式融入到展览,融入到观众的听、看、触、试、玩、用之中,进一步彰显了平台的号召力与包容性。

本届冬博会期间还将举行2025年度领先冰雪运动品牌评选、发布《2025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举办冰雪产业推介会、初创企业对接会、石景山专场对接会、采购对接会、企业专场活动、全球冰雪产业联盟等活动,为全球冰雪伙伴搭建冰雪产业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年冬博会,向世界,再出发!期待与全球伙伴共赴下一个十年的辉煌。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