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吸引高校学子贡献青春智慧

10月16日下午,“第二届北京市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成功举办

北京市朝阳区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吸引高校学子贡献青春智慧

来源:中国日报 2025-10-16 1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16日下午,“第二届北京市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成功举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走进人民政协、感知协商民主,在学思践悟中理解政治协商的优越性,为国家建设、民主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本次活动由提案陈述、协商讨论、专家点评、评委打分四部分组成,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青年学子自信上台,各抒己见。从完善就业实习机制到优化营商环境,从博物馆之城建设到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提案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积极担当的精神风貌。

获奖学生徐天则表示:“本次活动让我们更多地接触社会真实的一面,更多地了解各项工作推动的环节和复杂过程,也对协商民主、社会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加了作为年轻人的社会参与感。”

获奖学生徐天则表示。“提案的筹备过程是把思政课内容转化为现实应用的过程,这是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在查阅资料与实地访谈调研的过程中,政协提案从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变成能够影响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让我们很有收获。”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张萌珊说。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的外籍留学生阿吉尔,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治理有着浓厚兴趣。通过与同学们认真开展校内调研、走访收集数据、撰写提案,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她有机会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魅力,进一步了解中国,探寻中国社会治理的密码。她表示:“中国城市发展的变化让人惊叹,而政协委员们的努力让我明白,这样的变化不是偶然,而是无数人用‘建言’的力量,共同描绘的民主画卷。”

据了解,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活动是面向全区大学生群体,以“模拟提案”、“模拟议事”等形式,在协商民主的宽松氛围下议身边事、校内事、社会事、国家事,搭建起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第二课堂,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效,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辅导员阿里米热在陪伴学生参与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的过程中,就深刻感受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提升和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精心选题,力求聚集社会焦点热点,深入走访调研,精心收集数据,凝聚着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与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推动他们成为心怀家国、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有为青年。”

“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增进制度自信,有助于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区政协常委刘俊华表示。

朝阳区青少年模拟政协工作有着优良传统和创新实践。

2024年9月,“第一届北京市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得到了驻区15所高校的积极响应,吸引372支队伍、共1709名学生参与,提交提案372份。并有包括适老化改造、文旅融合、完善城市智慧应急系统等多份模拟政协提案得到成果转化,充分展现出青年学子对国家发展、社会民生高度关注。

今年,“第二届北京市朝阳区高校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共有来自16所高校的2707名学生踊跃参加,共形成提案568份。在以往赛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朝阳区政协针对16所驻区高校实际所需,分别建立起由三级政协委员组成的校外实践指导老师队伍,深入驻区各高校,对“模拟政协”工作进行全过程、经常性指导,通过宣讲政协理论知识、培训指导提案撰写、指导模拟政协社团活动等方式,为青年参与民主政治搭建起切实可行的平台,激发他们投身社会治理的热情。

“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增进制度自信,有助于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区政协常委刘俊华表示。

未来,朝阳区政协也将加大对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的成果应用,将其中好的建议梳理转化为社情民意,并由委员对优秀模拟提案开展结对,推动其转化为正式提案,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进制度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同时,主办方也努力将“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打造成全区青年大学生参政议政、成长成才的优秀平台,展示现时代青年自信自强、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