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 2025-10-16 17: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6日电 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孙红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国莲,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部长张朱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申继亮等领导嘉宾与媒体界、教育界代表共同点亮第七届教博会倒计时灯柱,发布大会年度主题,正式开启展会报名通道。发布会由孙红培主持,并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第七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据了解,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全方位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办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八大领域,涵盖五大板块,即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论坛、工作坊、路演活动的配套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与活动,为教育创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王守军介绍,本届教博会将进一步完善"展""论"结合的展示体系。区域成果展吸引了历届最多的省市级教育部门参与,全景式呈现我国近两年的教育创新成果;专题展聚焦人工智能、科学教育、校家社共育等行业热点,特邀教育AI、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参展;高校成果展汇聚72所高校,众多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加入,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召开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首次在教博会面向数百名教育局长举办高端论坛,首次开展科创路演活动。

林日团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在珠海落地见效。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全面合作,已成为新时代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的典范。

自2018年教博会落户珠海以来,这一盛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教育创新平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珠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教博会构建"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创新生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里,既能看到乡村教育的扎实探索,也能领略港澳地区的先进模式;既能感受"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浪潮,也能见证"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丰硕成果。

第七届教博会在传承往届优势的基础上,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互动参与、构建持续平台、深化协同创新,进一步汇聚教育创新智慧、促进优质成果转化落地,呈现四大亮点。

紧扣国家政策与时代需求,本届教博会聚焦"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三大核心议题。两大品牌论坛备受瞩目: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搭建全国性的科学教育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在全国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育局长论坛"本次移师珠海,汇聚400余位教育局长,分享地方教育改革创新经验,共商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突破传统单向展示模式,本届教博会推动全方位双向互动。《中国教师》杂志首次推出教博会专刊征稿,组委会支持多省市举办专题论坛,扩大开放式论坛与工作坊规模。现场打造的教育嘉年华,融合机器人竞技、航空航天教育展品体验等互动环节,将使珠海成为独具魅力的"亲子教育游"目的地。

教博会着力构建持续性创新平台,推动校园长论坛、科学教育大会等品牌活动常态化运营。通过"云上平台"持续开放精品资源,定期组织线上研讨、地方巡展与校园长沙龙,打造"永不落幕的教博会"。

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国际资源"的协同创新生态,深化跨界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为教育创新项目提供全链条支持。通过高水平国际交流活动展示全球教育资源与创新实践,围绕"留学中国"品牌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教育理念的国际交流与本土融合。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