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桂东,稻浪翻滚,满目金黄。收割机在田间轰鸣,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忙碌的景象背后,是桂东县气象局的农业气象服务团队,为丰收保驾护航,将“气象为农服务”深深扎根于每一片稻田。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科学转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丰收的答卷,从春天就开始书写。桂东县气象局早已将服务链条延伸至水稻生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水稻生长就是一场与天气的漫长博弈。我们的目标,就是当好农民的‘千里眼’和‘参谋部’。”气象局业务骨干曹翔介绍。从春耕播种的适宜期,到抽穗扬花时可能遇到的“高温热害”与“寒露风”,气象局的服务信息总能提前抵达,帮助农户趋利避害。他们的服务,已从简单的“晴雨表”,升级为农户离不开的“智慧大脑”。
深入田间,让预报服务更“接地气”
服务的前瞻性与精准性,源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刻把握。桂东县气象局的农气服务团队频繁深入田间地头,他们的身影是秋收图景中别样的风景。
他们不收割,却比谁都更关心稻穗的成熟度;他们不耕种,却详细记录着水稻的株高、密度和土壤墒情。“李叔,接下来三五天都是晴天,可以放心安排收割了。”曹翔在田间与农户交流时说道。通过实地调研,他们将抽象的预报数据与具体农情相结合,让每一份服务产品都“沾着泥土、带着露珠”。
抢收晾晒关键时期的“信息保障”
秋收是决胜的时刻,也是最需要“天时”的时刻。面对近期复杂的天气形势,桂东县气象局“直通式”气象服务,每日向农户滚动发布天气预报,特别是精准预测降雨间歇期,指导农民抢晴收割。
气象服务无缝衔接,化身为稻谷晾晒的“首席预报员”:“未来24小时多云转晴,北风2-3级,利于晾晒;请注意明日下午局部阵雨,请提前做好覆盖或收拢准备。” 这样的晾晒预报通过多种渠道直达农户,用科技守护着从田间到仓房的每一粒稻谷,确保丰产真正转化为丰收。
情系乡土,科技服务润物无声
从春华到秋实,桂东县气象局用精准的数据和贴心的服务,生动诠释了“气象为民”的深刻内涵。每一粒归仓的稻谷,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桂东县气象局正以科技为笔,以服务为墨,默默书写着新时代“气象保丰收”的动人篇章,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气象屏障。
图 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为农服务调研(摄影:郭小锐)
图片由罗祝方 郭小锐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