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织梦》舞绘东方纹样,五千年图腾密码跃动河南卫视中秋舞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5 17: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15 17: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的舞台上,大型原创舞蹈《流光织梦》首次亮相,以肢体为语言、纹样为脉络,将中华五千年的图案之美娓娓道来。整部作品以“纹”为魂,舞者以流动的形体在光影中复现文明符号,让静态的纹样在舞台上焕发新生。

【纹样溯源:五千年文明的图腾密码】

舞蹈《流光织梦》以“纹样”为主线,溯源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视觉符号。舞蹈以肢体为笔,将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符号逐一复现。每一个舞段,都是一次与先人对话的过程,让观众在舞蹈中“看见历史”,在舞台上“触摸文明”。

【舞台呈现:几何秩序与大齐舞的极致美感】

为了更好地诠释纹样的魅力,舞台设计别具匠心。舞者们通过手势几何的队形构建,在舞台上形成一幅幅鲜活的“活体纹样”;而通过群舞的整齐与组合,不同纹样被串联成宏大的艺术篇章。光影投射下,舞者的动作与舞台背景融为一体,仿佛将静态的纹饰转化为动态的生命之舞,让观众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到“舞即是纹,纹即是舞”。

【国际视角:传统纹样与全球时尚的暗合】

与以往的传统舞蹈不同,《流光织梦》选择了一个更贴近年轻群体的切入点——全球视角下的纹样交流。作品揭示,许多国际奢侈品牌的标志中,都能看见中国纹样的影子。路易威登(LV)的经典符号,和唐代紫檀木画槽琵琶上的“宝相花纹”很像;纪梵希(Givenchy)的LOGO更与中国古代“回纹”纹饰高度相似。这一发现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让观众意识到:东方美学从未远去,它一直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潮流。

【文化表达:在舞蹈中重生的东方美学】

《流光织梦》不仅是一场艺术创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它让“古老的纹样”摆脱静止的符号身份,在舞蹈中重获生命力。舞者的动作是时间的流动,纹样的延展是文明的回响。通过国际化的艺术语言,作品让年轻观众重新认识传统,也让世界看到东方美学的独特风骨。

【Taotaocici夫妇,携手再造舞台经典】

大型原创舞蹈作品《流光织梦》由Taotaocici夫妇领衔出演。两位舞者以默契的舞姿与极具张力的表达,将舞蹈的律动与中华文化中的古老符号相互交织,用肢体语言为观众展开一幅流动的东方纹样长卷,再度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舞台经典。

正如创作团队所说:“舞蹈是流动的纹路,而纹路是凝固的舞蹈。”《流光织梦》以舞织纹,以光作笔,让历史与当下同频共振。

随着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的播出,《流光织梦》不仅是一段节日中的艺术亮点,更将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东方美学走向世界的又一经典篇章。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