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最新研发的常山胡柚月饼,果香清新,入口甜润,广受消费者喜爱”。中秋前后,浙江常山一家食品公司研发的胡柚流心月饼在社交媒体快速“出圈”。据了解,为充分满足“胡柚”拥趸对高品质胡柚加工食品的需求,该公司技术团队通过工艺优化攻关胡柚苦味去除难题,使得月饼这一传统美食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这是常山胡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农战略的生动实践。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常山胡柚在1998年就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先后在2003和2019年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来,常山践行“两柚一茶”百亿产业战略,将常山胡柚打造成为产业振兴的标杆、三产深度融合的典范,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品质筑基:地理禀赋与科技赋能的双重加持
“我们的常山胡柚是‘天生丽质’,再加上科技护航,越种越好,口感和营养都没得挑。”国庆节前,在常山县招贤镇的一家生态柚园里,种植大户樊利卿看着满树青果津津乐道。常山独特的红壤丘陵地貌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胡柚“果肉饱满、酸甜适中”的特质,其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柑橘的2倍以上,且耐储存、易运输的特性让鲜果可从11月卖到次年4月。
如今,这份“天生优势”更被科技放大:当地全面推行数控监测、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在智慧大棚里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同时联合浙江大学开展“柚园生态循环养殖”研究,逐步实现常山胡柚种植的数字化和生态化。在樊利卿的500多亩胡柚园里,土鸡在树下啄虫除草,鸡粪被用来肥田,鸡蛋、鸡肉则被搬上了市民餐桌,“生态循环养殖”不仅促进了胡柚优质果率的提升,更实现了“一亩双收”——仅林下养殖一项每亩就能增收1万元。
政策护航:真金白银托起全产业链升级
“以前卖果每斤才5毛钱,现在加工品带动收购价涨了好几倍,这多亏了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樊利卿的感慨道出了10万柚农的心声。据了解,常山县每年安排3000-5000余万元专项基金,支持范围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出台《科技助推“五个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常山县“两柚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2025年)行动方案》等具体措施,推出贴息贷款等精准政策,大力推进常山胡柚产业持续壮大。针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幸福庭院”工程项目,即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免费种植当年成活、次年投产的胡柚实生大树,结出的胡柚兜底收购,资产确权到户,收益全部归农户,让“摇钱树”真正扎根民生。
各项政策红利催发了常山胡柚产业链的壮大,全县累计培育了20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20家深加工企业,产品远销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带动全县10万从业人员增收12亿元以上。近期,常山县未来农业园区开园暨柚香谷田园综合体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这不仅是柚香谷实现品牌跨越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常山县推动“两柚一茶”百亿产业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
产业延伸:开发八大类百款品 深加工率近五成
胡柚的产品价值不仅仅是入药,更是成为众多网红产品的原材料。走进浙江柚香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排排智能化生产线上,胡柚鲜果正排着队进行清洗、压榨、瞬时杀菌、灌装等工序,接着化身为持续热销的“宋柚汁”,这款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拳头产品,带动企业建成集休闲、智能于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实现“农文旅”深度联动。在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新鲜胡柚则化身餐桌上“C位出道”的NFC胡柚果汁,畅销全国。“我们把胡柚‘吃干榨尽’了!”该公司董事长钦韩芬指着研发室里的样品介绍。
据介绍,从青果入药到饮食加工,再到食药用全果开发,常山胡柚已经在日化、食品和功能性产品等方向全线铺开。现在,常山胡柚通过资源整合、跨界发展,围绕“饮、食、健、美、药、香、料、茶”八大类系列产品定位,当地开发胡柚汁、精油面膜、胡柚膏、胡柚酒等近百款胡柚加工产品,深加工率超75%,加工产值达到36亿元。
品牌破圈:从“苦口野果”到“百亿金果”的价值飞跃
“以前摆地摊卖,一斤鲜果卖几毛钱,现在‘一份常礼’礼盒里的优质果能卖到10元一个。”在柚农们调侃的背后,是常山胡柚的品牌逆袭带来的价值飞跃。当地打造“一份常礼”U系列公用品牌,通过“UU音乐节”“赏花问柚”等活动强化“一切为了U”的城市品牌印记,让胡柚从农产品升级为地方文化符号。
这一变化还直接体现在市场数据上:2024年中国果品品牌大会上,常山胡柚跻身“品牌价值增量全国前十”,鲜果销量占比超80%,全产业链带动从业人员增收13亿元以上。
秋风送爽,浙西山区正在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常山县10余万亩胡柚林里,青果缀枝静待成熟。这片历经15任县委书记接力培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经蜕变为不折不扣的富民“金果子”——“常山胡柚”2024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4.11亿元,品牌价值增量和增长率均位于全国前10位。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更是突破103.97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攀升至47亿元,朝着“十四五”期末的“百亿产业”目标稳步迈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