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边疆》:一部行走的党建教科书,如何重构边疆叙事?

《潮涌边疆》:一部行走的党建教科书,如何重构边疆叙事?

来源:鲁网 2025-10-15 16: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陲。这里既有大江大湖的波澜壮阔,又有红色基因的接续绵延;既肩负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任,又有推进“兴边富民”的生动实践。如何讲好这片黑土地上的党建故事?如何让主流叙事更加贴近时代、打动人心?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精心策划,央视网与黑龙江省党员教育中心联合推出的《潮涌边疆》,完成了一次极具突破意义的融媒体报道实践——它不仅是一个系列视频节目,更是一部“行走的党建教科书”,为全国边疆地区党建宣传树立了新范式。

一、为何是黑龙江?为何是“潮涌”?

我们将镜头聚焦黑龙江省,正是因为这片土地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定位。作为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边疆省份,黑龙江既是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北大门”,又是中国向北开放的新高地,这里积淀着深厚的红色底蕴,从东北抗联的烽火岁月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从打造大国重器到闯出全面振兴新路子,龙江儿女将“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深深融入了这片热土。

黑龙江省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表示,“潮涌”二字,既源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大界江大界湖的磅礴气象,也寓意着在党建引领下,龙江边疆地区干事创业、振兴发展的浪潮奔涌不息。《潮涌边疆》节目紧扣“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这一黑龙江省党建品牌,深入12个一线点位,涵盖兴边富民、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对外开放等多重维度,是展示党建引领边疆治理的龙江样本。

二、不只“讲故事”,更在“立标杆”

《潮涌边疆》的全国性价值,在于其极强的示范意义。它是边疆党建的“案例库”:从黑龙江畔最北红色驿站到乌苏里江边船歌向党,从同江赫哲族非遗传承到北大荒智慧农业——每一个案例都是党建工作融入发展、推动民生的生动体现;它也是主流舆论的“导向标”:央视网以国家平台的视野深度参与,凸显主流媒体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用真实故事传递核心价值,用青年语态凝聚共识人心;它还是人才政策的“宣传窗”:节目讲述了大量青年党员、返乡青年、驻村书记的故事,他们选择边疆、扎根边疆、建功边疆,成为龙江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最佳代言。

高清组图:《潮涌边疆》分集海报

三、创新,是节目的底色

《潮涌边疆》打破传统党建宣传的“单向灌输”模式,实现三重创新:形式创新,借鉴中央电视台等经典栏目的外拍手法,采用“主持人体验 + 党建代言人解读 + 短片深化”模式,增强代入感和共鸣感;叙事创新,坚持“小切口、大主题”,以普通党员、一线群众为主角,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避免宏大叙事带来的距离感;技术创新,节目在策划、撰稿、片头制作、音乐创作等环节尝试引入AI辅助,提升创作效率的同时,也契合了青年受众的审美习惯。

四、潮涌之后,浪潮不息

《潮涌边疆》不仅是黑龙江党建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全国边疆党建宣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标志着党建融媒体产品进入“深度融合、跨界传播”的新阶段。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过此次央地合作,不仅输出了内容,更输出了理念和方法:如何用媒体语言讲好党建故事?如何让党员教育“活起来”“实起来”?《潮涌边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作理念与实践路径,将进一步推动“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走深走实、走向全国,激励更多党员干部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向北而行、奔赴热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