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13日长沙讯 近日,在长沙市雨花区曙光中路,一座由老厂房变身的新晋“打卡圣地”——“曙光茶厂·湖南米粉博览馆”,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市民接踵而至。曾经的工业“锈迹”之地,已蜕变为市民打卡、消费的新地标。
这片老厂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核工业部在长沙成立233厂,曾经为国家“两弹一艇”、南极考察、人造金刚石研制作出过积极贡献。2004年,核工业部233厂经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属地化改制,成立湖南飞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后因产业更迭,停产重整,留下12栋老旧厂房。去年,长沙华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秉持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开始对湖南飞碟新材料公司的老旧厂房进行精心改造,“华驿·飞碟营地”应运而生。
踏入园区,4000平方米的主厂房,已挂上“曙光茶厂”的标牌,并于10月1日起试运营。厂房内,10台旧机床被完整保留下来,它们宛如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墙上张贴的宣传画和标语,为整个空间增添了浓厚的年代感。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湖南各地的米粉、特色茶饮,游客们还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充满工业风情与美食氛围的美好瞬间。
据了解,曙光茶厂与湖南省茶叶集团展开了深度合作,目前精心筛选出48款湖南本地茶叶,其中有10多款茶叶可供游客现场品尝。同时,茶厂还热情邀请湖南各地州市的餐饮人士加入,力求一比一还原湖南各地口味,让游客们品尝到最正宗、最地道的米粉。据曙光茶厂、湖南省米粉博览馆负责人王景介绍,茶厂内设置了150张茶台,高峰期单日接待量达五六千人。
除了曙光茶厂外,华驿公司还将土地租赁给合作商户,积极推动园区的多元化发展。自项目建设以来,园区吸引了众多商户的目光。前后有超过500组商户前来园区考察洽谈,近期每天仍有10余组商户到访。目前园区已有20余家商户装修完成并投入运营,全面投运后,预计将容纳约40家商户。
国庆假期间,营地人气爆棚,总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单日最高人流量更是达到1.5万人次。走进营地的233美术馆,工作人员闫凯告诉记者,该美术馆在十月份盛大开业,目前正在举办首展“蝴蝶已至”,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参观,同时仍有不少人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办展。
长沙华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振中透露,当前园区的吸引力已经跨越了年龄的界限,涉及全年龄阶段。未来公司将不断拓展园区的消费体验,计划推出早酒、音乐演出与快闪等软装项目,为园区注入更多的活力。
长沙老厂房的“焕新颜”,不仅是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更为城市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飞碟营地”将继续绽放光彩,成为长沙一张独特的文化消费名片。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陈益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