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终端虽小,却是农村消费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征程中,隆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精准”为“钥”,从帮扶机制到终端改造,从政策宣讲到经营指导,让烟草力量顺着这些“毛细血管”,浸润到乡村振兴的每一片肌理中。
精准帮扶,为“特殊群体”定制“专属方案”
(志愿者上门服务)
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水栗凼村山坳里,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56岁的盲人店主袁盛淼擦拭崭新的货柜,嘴角扬起欣慰的弧度。谁能想到,这个如今窗明几净、商品整洁的小店,一个月前还是另一番景象:墙面斑驳、货物杂乱,连周边熟客都不愿多停留。如今,它已变身村里的“便民服务点”——这肉眼可见的蜕变,源自隆回烟草的“暖心帮扶”行动。
“农村人买东西图方便,要让他们一眼找到想要的。”今年8月,客户经理刘杰南带着卷尺和草图,专程来到袁盛淼的小卖部,与老板敲定方案后,志愿者们立刻行动。用崭新的前柜、背柜替换的旧货架,商品按“品牌分区、价格梯度”进行分类,方便店主随时随地取货、找零。还在店门口摆上两条长凳,供下地干活的村民歇脚解渴。
从“将就经营”到“贴心适配”,不仅是硬件的焕新,更是对特殊群体需求的精准回应。志愿者们用“看得见的整洁”方便村民购物,用“摸得着的细节”助力盲人店主经营,守住了民生的温度,点亮了特殊经营户的生活希望。
终端焕新,让“农村小店”升级为“便民站点”
(改造后的综合服务终端)
“以前游客来买瓶水都嫌店里挤,现在我的店成了网红店,大家都爱来我店里歇脚!”虎形山乡零售户唐连花的话里满是自豪。她的店铺紧邻虎形山景区,过去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卖部,货架堆放杂乱。而现在,推门可见“农特产品展销区”的金银花、龙牙百合摆得整整齐齐,抬前可见旅游文化的灯箱,墙角有应急药品箱、共享充电等便民实施。
隆回县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乡拥有丰富旅游资源,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旅游经济持续激活乡村消费市场。隆回烟草敏锐捕捉这一发展机遇,以旅游消费升级为抓手,全面推进旅游特色终端建设。像唐连花这样的“焕新终端”已有77家。它们或是景区旁的“文旅服务点”,或是村口的“民生驿站”,或是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或是“农产品展销区”,这些小店就像一个个‘毛细血管’,接住了旅游经济的‘活水’,滋养着乡村振兴的‘土壤’。
从“老破小”到“振兴地标”,这些特色旅游终端不断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它们作为农产品出山的中转站,让乡村好物走出深山、对接广阔市场;它们化身便民服务的落脚点,连接着村民的柴米油盐,解决了村民购物、寄取快递等日常难题,让民生服务触手可及。
政策赋能,把“纸上红利”兑现成“民生实惠”
(工作人员上门送政策)
“刘经理,这‘烟商贷’真是及时雨!”西洋江镇零售户宁粤容难掩喜色,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客户经理刘恒平。他的小店曾因资金周转困难,多次错过旺季进货时机,“以前想贷款,要么手续复杂,要么利息高,现在烟草局帮忙对接银行,几天就办下来了,利息还低!”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针对农村零售户普遍面临的融资难、信息不通、形象差等“急难愁盼”问题,隆回烟草以“政策落地”为抓手,将“纸上红利”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送政策上门,组建宣讲队深入各村镇开展“面对面”宣讲,把行业扶持政策等“干货”送到零售户身边,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搭建“对接”桥梁,协同银行开通“烟商贷”,解决客户资金周转难题。送培训入户,邀请零售行业专家开展“一对一”指导,从选品、育品到促销逐一拆解,让零售户听得懂、用得上。送终端入村,提供定制化货柜、背柜等,改善店铺形象,推动农村小店从“单一卖货”向“多元服务”转型。
今年以来,隆回烟草精准聚焦“特殊群体”与“乡村振兴”,为32户残疾经营户、5户困难零售户建立专属帮扶档案,累计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40人次;设立专项资金推动终端改造,完成292户终端升级,其中农网终端119户,有力助推城农网终端一体化发展。从“输血”到“造血”,“三送三帮”不仅解决了农村零售户的现实难题,更激活他们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今,这些扎根乡村的农网终端,在隆回烟草的悉心“呵护”下,正成为方便群众的“便民点”,连接城乡的“中转站”。乡村振兴的红利,正通过一个个小店传递到千家万户,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诠释着“责任烟草”的民生温度。(刘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