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文山边境地区,有一位深受群众信赖的社区民警——龙步昌。自2007年从贵州黔东南来到这里,他扎根基层十八载,将异乡变为故乡,把辖区群众视作亲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赢得了“有龙警长在,我们放心”的口碑。
“当好社区民警,最重要的便是做好群众工作。我们理的虽是家长里短,但守住的是民心,稳的是平安,一定要沉下心来,老百姓才能信任我们!”这是龙步昌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多年工作的真实写照。在他负责的辖区,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当地群众敢主动拦下他巡逻的警车。柯大妈便是其中之一,时常会拦住警车,将自家腌的酸菜塞给龙步昌,或是热情邀请他忙完后到家里吃顿家常便饭。在群众心中,警车不再是冰冷的执法工具,而是装着“自家孩子”的暖心车;龙步昌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执法者,而是可亲可敬的“小龙”。这份特殊的亲近,源于他每次耐心与群众拉家常、认真处理小事、全力化解纠纷的务实作风,用亲和力消除了距离感,让信任取代了隔阂。
在辖区群众眼里,遇到难题找龙步昌“非他莫属”。2024年8月的一起警情中,恰逢龙步昌调休,当事人见到陌生民警时直言:“你们对我家的事情不熟悉,叫龙警官来帮我处理,我家的事他管才行,他不来我不同意。”无论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还是安全隐患排查,辖区群众第一个想到的总是龙步昌。他的手机号是村民们的“24小时热线”,随时接听诉求;他的微信群是收集困难的“信息站”,及时回应需求;他的身影更是街头巷尾的“安心符号”,让群众倍感踏实。从“一警访千户”的挨家挨户走访,到“一警交百友”的真心换真情,再到“一警解十忧”的事事有回应,龙步昌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践行使命。
龙步昌还凝聚起了群众“一呼百应”的强大力量。2025年1月,辖区一名男孩因与家人闹情绪喝下农药后跑进山里。当时正值寒冬,夜晚雾雨朦胧,山里树木杂草丛生,搜救难度极大。龙步昌迅速在微信群发布消息组织村民搜救,不到一个小时,几十名村民组成的搜救队伍便对山体形成合围,开展“地毯式”搜寻,成功找到男孩。后续仍有群众从附近村子赶来,他们说:“我们听说龙警长叫过来帮忙,就马上赶来了。”平日里,龙步昌组织“石榴籽服务队”开展村内治安巡逻,村民们踊跃报名,警民协力守护家园;他宣传反诈知识时,大家主动转发扩散,防范提醒在微信群中迅速刷屏;他需要寻找案件线索时,热心村民纷纷提供帮助,多条线索助力调查。
十八年来,龙步昌无数次走入村头寨尾,每一次敲门都是心与心的接触,每一次走访都是情与情的交流。他不厌其烦地倾听群众唠叨,细致收集社情民意,熟悉辖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户人家,成为了社区的“活地图”和“百事通”,也成为了群众口中耳熟能详、满心信赖的“龙警长”。
(通讯员:阎登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