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中国”再提速,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1 16: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11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超1.3万列,货物列车超2.3万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每一次运行图的优化调整,都紧密关联着区域协调发展与民生福祉改善。此次全国铁路新运行图的实施,不只是列车数量的简单增减,而是在“优化”“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

优化路网布局,打通发展“大动脉”。此次调图,充分依托新近开通的沈佳高铁沈白段、襄荆高铁、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资源,科学配置运力,释放运输潜能。在东北,沈佳高铁沈白段开行动车组64列,极大缩短北京至抚顺、通化、长白山等地的旅行时间,不仅方便群众出行,更为东北全面振兴增添“铁动力”;在中部,襄荆高铁开行动车组26列,加开汉口环线列车,进一步织密中部高铁网络,为中部崛起提供交通“硬支撑”;在西部,渝厦高铁带动川渝与中南部城市群高效互联,开行列车54列,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再提速”。一条条新线贯通四方,如同一根根“大动脉”,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提升运行效率,按下出行“快捷键”。此次调图不仅在“增量”上下功夫,更在“提质”上做文章。利用渝厦高铁等新线,成渝地区与长江中游、东南沿海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成都、重庆等地可通达长沙、南昌、汕头等城市,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建设再添新翼。同时,复兴号动车组在沪昆、京哈等干线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分别开行46列、57列标杆列车,以“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优势,满足旅客对高品质出行的追求。一趟趟列车,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物理距离,更提升了群众出行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说走就走”成为常态,让“诗与远方”近在咫尺。

强化货运保障,畅通经济“双循环”。铁路不仅是客运的“主力军”,更是货运的“压舱石”。新运行图统筹客货运输需求,优化调整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在国内货运方面,增开跨局快速货运班列208列,较现图增加15列,进一步拓展铁路快捷物流圈,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坚实保障;针对冬季电煤保供需求,加大京九、格库等干线及大秦、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的运力投放,全力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在国际物流方面,保持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开行规模,分别安排图定线路93条、57条,常态化开行跨里海班列,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范围,同时联合海关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确保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为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支撑。

从“四纵四横”迈向“八纵八横”,中国铁路不断跑出“加速度”,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也托起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钢轨延伸处,“流动的中国”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不断铺展协调发展的壮美画卷。(简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