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岗镇的包公庙村,紧邻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近年来,包公庙村立足本村实际,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治理模式,打造“矛盾联调、文化赋能、警民联动”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矛盾化解有“温度”。充分发挥以老支书冯新祥为代表的老干部、老党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年均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20余起,成功率达95%以上。通过“拉家常、摆道理”的乡土调解方式,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去年以来累计化解土地确权、家庭赡养等纠纷12起,群众满意度达100%。
警民联动,平安建设有“力度”。依托镇派出所在本村的地理优势,与民警建立“周例会、月联巡”机制,2025年联合开展治安巡逻5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8处,调解疑难纠纷5起。通过“一村一警”动态巡防,重点覆盖集镇街面,形成“点上查、线上巡、面上控”的防控网络,辖区警情同比大幅下降。
文化赋能,基层治理有“深度”。深挖村内北宋古建包公祠的文化资源,以“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包公精神为核心,开展“家风讲堂”“法治道德宣讲”等活动。去年以来,组织文化活动6场,覆盖群众500余人次,评选“文明家庭”10户,推动“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治理理念深入人心。
阵地升级,服务群众有“广度”。投资180万元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及提升村内环境,硬化道路1.5公里,绿化街区500米,安装路灯54盏。打造集矛盾调解、网格管理、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综治中心新阵地。设立调解室、监控研判室、群众接待厅,配齐网格员,让群众诉求有处说、困难有人帮,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通过“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矛盾纠纷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