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三十载 乡村振兴向未来-中国农技协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暨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17: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1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十年服务三农,初心如磐;三十年栉风沐雨,破浪笃行。

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农技协”)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六届四次理事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数百名来自全国各级农技协组织的代表、专家学者及一线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协会三十年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助力农民的奋斗历程,共叙情谊,共话未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周文标出席并讲话,中国农技协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洪天云致辞。中国农技协第六届理事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张建华作工作报告。

凝心聚力 服务三农三十载

周文标在讲话中表示,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一要坚持扎根大地,将论文写在田间乡村;二要聚焦科技前沿,全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三是强调强化人才支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四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把成果应用在丰收的喜悦里。周文标充分肯定了农技协三十年来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农技协以强化农技协组织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各类专委会延伸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展服务职能,在科学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乡土人才培育、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了科技小院等品牌项目,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并对农技协未来的发展提出四点希望:强化党建引领,把准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农技协组织活力,赋能基层组织,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组织力、凝聚力和服务力;对协会未来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组织力、服务力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中国科协对农技协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支持。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周文标

初心不改 开拓服务新模式

一部以“破壁·成长”为主题的宣传片,生动展现了农技协30年发展足迹,片中出现的3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农技协代表也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们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实践体会。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农艺协会会长吴宗智谈到,农技协必须贴近农户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安徽芜湖市农技协联合会会长杨良金四十年奔走贫困地区,累计开展农技培训超六千场,将复杂农业技术简化为农民易懂的“顺口溜”,选育品种推广超两千万亩;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西瑶带领团队扎根大凉山,推动建成现代化种薯繁育中心,助农年增产值近五亿元。他们的故事折射出农技协在坚守为农服务初心的同时,不断探索科技小院、乡土人才培养等创新模式,增强服务实效。

擘画蓝图 迈向未来新征程

洪天云理事长发言表示,农技协30年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践中,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向农业科技工作者、向农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成绩不错的答卷,关键就在于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十五五”,他从提升协会政治引领力、强化赋能各级农技协组织、激发农技协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农技协工作平台、加强协会自身建设5个方面对农技协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设想,并呼吁各级农技协主动担当作为,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展现全国学会服务大局的贡献度。

中国农技协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洪天云

树立标杆 激励全员接续奋斗

六届四次理事会同期召开,张建华副理事长在工作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协会三十年来从起步探索到体系成熟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共有164万会员,1.2万余个农技协组织,2025年成立了浙江和西藏农技协,实现省级农技协全覆盖,未来将深化“五级组织、三级服务”体系优势,推进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更强科技动力。

中国农技协第六届理事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张建华

会议审议通过工作报告与相关决议,新设立智慧渔业、有机肥专业委员会及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通过《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协会迈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为弘扬先进、激励奋进,大会对30个先进农技协组织和40名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现场颁发荣誉证书与纪念章,并颁发了专业委员会聘书。

此次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农技协30周年回顾图片展,并展示各地农技协的特色农产品,与会嘉宾反响热烈。

三十载躬身耕耘,新征程再创辉煌。站在新的起点,中国农技协将继续秉持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团结带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关于农技协】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农技协)(China Rural Speci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CRSTA)于1995年11月8日成立,于2000年10月14日加入中国科协。它是在中国科协直接领导下,由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联合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及全国从事农村专业技术研究、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带头人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科普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农村专业技术研究、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桥梁和纽带。截至2025年8月,全国已有各级农技协组织12227个,其中,各级农技协联合会617个,基层农技协11610个,分布在1483个县。拥有会员164万人,广泛分布于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下设分支机构38个,包括工作委员会8个、专业委员会30个,组织覆盖和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局长洪天云现任中国农技协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图片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