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海先锋”到“中国的Palantir”:APUS如何以AI智能体重塑产业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17: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1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进入应用落地的关键阶段,大模型技术逐步从“能说会写”迈向“能思善行”。在这一浪潮中,一家曾以“中国互联网出海领航者”闻名的企业——APUS,正悄然完成一次华丽转身,被业界誉为“中国的Palantir”。

这一称号并非偶然。正如美国数据分析巨头Palantir通过整合复杂数据、构建智能决策系统,深度赋能政府与企业,APUS也正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依托自研大模型与AI智能体技术,打造一个集数据挖掘、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于一体的“AI智能体引擎”,推动AI从技术能力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从工具出海到AI出海:十年积淀,厚积薄发

回溯2014年,APUS凭借轻量化的移动工具产品迅速打开国际市场,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真正“走出去”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彼时的APUS,是“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的名片。

八年后,当AI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APUS没有停留在过去的成功上,而是依托其深厚的全球化运营经验与本地化服务能力,全面转向人工智能领域,提出“AI智能体+应用生态”的战略路径,完成了从“工具出海型公司”到“全球化AI企业”的跃迁。

如今的APUS,已不再只是一个出海故事的讲述者,而是一个以AI为核心驱动力、服务全球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数字基础设施提供者”。

自研大模型+智能体落地:让AI真正“懂业务、会决策”

APUS被称为“中国的Palantir”,核心在于其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技术层面,APUS坚持自研大模型,并构建多模型融合架构,具备强大的复杂信息处理与知识推理能力。这不仅保障了技术自主可控,更使其能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进行定制化训练,解决企业真实痛点。

在应用层面,APUS率先推出“天燕商业智能体”,标志着AI从“回答问题”迈向“执行任务、辅助决策”的新阶段。该智能体具备“查人、查企、查事”的深度洞察力,能够快速整合碎片化信息,挖掘数据关联性,为用户提供“最快、最全、最深刻”的决策支持。

这种“推训一体”的智能体模式,正是Palantir的核心能力之一——将海量异构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智能。而APUS不仅做到了,更将其应用于医疗、政务、金融、传媒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AI的规模化落地。

产业赋能:AI创造真实价值的“最后一百米”

AI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技术多炫酷,而在于能否创造实际效益。APUS始终坚持“AI塑造美好生活”的愿景,将技术落脚于社会需求与产业痛点。

•         在智慧医疗领域,APUS与河南省儿童医院合作的医疗大模型,已累计服务120万病患,显著提升诊疗效率与准确性。

•         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APUS联合河南工业大学训练的中医药大模型,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取得80.3分的优异成绩,超越国内外同类模型,为传统医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开辟新路径。

•         在文化传媒产业,APUS完全由AI生成的微视频《AI绘轩辕》海内外播放量破亿,其中《AI绘轩辕》与长信传媒合作的“传奇浪子编剧大模型”,为编剧提供智能创作辅助,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真正实现“AI+艺术”的融合创新。

这些案例证明,APUS的AI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深入行业肌理,打通AI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实用工具。

全球化AI伙伴:助力中国企业“拎包出海”

如果说Palantir的服务重心在美国及盟友体系,APUS的视野则更具全球性。依托十年出海经验,APUS正成为中国AI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针对有全球化需求的企业,APUS提供“AI出海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本地化部署、合规适配、市场洞察与智能运营,帮助企业“拎包出海”,大幅降低试错成本与市场进入门槛。

APUS创始人李涛表示:“我们希望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上的同行者,而不是旁观者。”这一理念,正是APUS区别于纯技术公司的关键——它不仅是技术提供者,更是企业成长的赋能者与合作伙伴。

打造“中国的AI智能体引擎”

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出海先锋,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体生态构建者和产业应用的引领者,APUS的转型之路,映射了中国科技企业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再到“价值输出”的升级路径。

今天,当人们再次提起APUS,它已不再只是那个“做工具软件的公司”,而是正在成长为“中国的Palantir”——一个以大模型为底座、以智能体为载体、以产业融合为落点的AI新引擎。

未来,随着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APUS将继续以“智能体+生态”模式,推动AI从“可用”走向“好用”,最终实现“让AI塑造美好生活”的初心与使命。(图片由APUS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