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水跃通途,本桓高速化蛟龙——中铁七局电务公司参建的本桓高速正式通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30 17:5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30 17: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9月27日上午11时,一条蜿蜒于辽东秀丽山水之间的交通大动脉——本桓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这不仅极大缩短了本溪至桓仁的时空距离,更将为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这项重点工程的背后,中铁七局电务公司承建的一工区机电工程,以其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为这条“智慧之路”的顺畅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管理,破解项目施工难题

面对55.366公里绵长战线、4个收费站、8座隧道以及多个关键节点组成的复杂工程,项目部将科学统筹作为高效推进的“金钥匙”。通过实名制信息化管理与劳务队早点名制度,实现了人员精准调度;专项安全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将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位建设者心中。

“我们设立班组公示栏曝光案例,并开通安全隐患‘随手拍’举报通道,目的就是发动全员共筑安全防线。”项目安全负责人李晓雷介绍。这种前置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确保了长线作业忙而不乱,复杂施工有序推进。

匠心质造,铸就百年品质工程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项目部严格执行“首件制”样板引路,从材料、工艺到流程进行全面“体检”,确保后续施工有章可循。技术交底全覆盖与上岗前考核,从源头上保障了操作的规范与精准。

在基础施工中,项目部精益求精,采用钢制模板系统并辅以双螺帽紧固、斜撑加固等举措,对混凝土成型尺寸进行毫米级把控。严格的模板周转标准化流程,确保了工程内实外美,以匠心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质工程。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高速公路

本项目的一大亮点是深度融合了创新科技。通过模块化预装技术,收费、通信系统设备的现场安装效率提升了50%,误差率被严格控制在极低水平,如同“拼乐高”般高效精准。

更引人注目的是覆盖关键结构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它如同为桥梁装上了“智慧大脑”,能实时感知荷载、变形等数据,实现从“事后维修”到“事前预警”的跨越。“这相当于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为桥梁运营安全上了‘双保险’。”项目技术负责人郝俊营表示。

攻坚克难,践行央企使命担当

回首建设历程,中铁七局电务公司的建设者们与复杂地形、严寒气候为伴,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挥洒在辽东的山野之间。他们的汗水,最终化为了百姓的便捷与期盼。

“路通了,去县城时间省下一大半,咱们的山货出山更方便了!”当地村民老李的朴实话语,道出了通车带来的最直观改变。而项目经理牛东辉的感慨深藏眷恋:“每当看到老百姓期待的眼神,所有的辛苦便都有了意义。”

本桓高速的通车,不仅标志着一条新路的诞生,更象征着沿线地区迈入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全新起点。中铁七局电务公司这支铁军,凭借其卓越的专业实力与无私奉献精神,为这幅蓬勃发展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精彩一笔。(图片由杨帆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